让生活滋养童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2017-03-23刘翠平
文|刘翠平
让生活滋养童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文|刘翠平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打破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
走进生活,拓展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在开展绿色环保的教学活动后,我设计了“我身边的绿色生活”拓展作业,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小现象看大问题,研究生活中的环保现象。很快“一次性木筷”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他们通过调查取证,了解到一次性木筷的使用现状,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到中国是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大国,大量的木筷生产造成了森林的过度砍伐,还从气象局了解到目前由于乱砍滥伐,造成了全球气候的异常的相关资料;他们制作了资料翔实的宣传小报,向人们发出倡议:“我们要对一次性木筷说‘不’!”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将收集到的一次性木筷扎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树”。这一活动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化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点燃了他们的创新火花。
注重实践,深化理解
至今还记得“节约用水”一课中那生动的一幕。课前,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如果一个水龙头不拧紧,一分钟、一小时分别能滴多少水?请做一次小实验,用塑料瓶把这些水分别收集起来。课堂上,我们由一幅图(图上画着一个女孩正在拧紧滴水的水龙头)展开讨论:女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根据课前的试验,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我继续引导学生:“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水龙头一分钟、一小时能滴多少水,那么,十个小时能滴多少水呢?”很快,一个男生举起了手:“把十个同学一小时接的水加起来就行了。”多好的主意啊!我立刻摆上一个大水槽,请上十个学生,让他们接的水倒进大水槽里。在倒水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情越来越惊异,还不时发出感叹:“这么多啊!”我趁热打铁,说:“这只是一个水龙头十个小时滴的水。据有关资料,如果十个水龙头不拧紧,一天就会浪费掉一吨水。这一吨水能用来做什么呢?可炼钢40千克,可发电1000度,可织布200米,可生产化肥500千克……”当学生都沉浸在对这巨大而复杂的数字的感慨中时,我又以情载理:“可不能小看这一点一滴的浪费啊!想一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节约一吨水,那么,全国13亿人口能节约多少水呢?”当学生认真而严肃地说出“13亿吨”这个数字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如果这些水供我们全市533万人使用,可以用多长时间呢?”学生开始不断猜测,当我说出“100年”时,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学生睁大了眼睛,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我们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我要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节水。”……
课后,在同学们的提议下,我们将做试验用的水进行了合理的使用:有的用来浇花,有的用来洗抹布。如此,将节水落实到了行动中。
体验生活,强化认识
儿童生活和成长的经验从何而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正是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在教学“我要说声谢谢你”一课后,为了能让学生在接受他人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尊重、关爱他人,进而培育同学们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我决定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动”。
第一,感谢父母养育我。一是布置爱心家庭作业——送爸妈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爸妈捶捶背;向爸妈露一手。二是以“父母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三是召开主题班会“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第二,感谢老师教育我。办一期“爱我师”主题手抄报、黑板报。第三,感谢他人帮助我。一是设计感动卡,记录下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二是开展“我为班级做好事”活动。通过这些形式,让学生懂得感恩,践行感恩。
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身体验,体现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形式与内容,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苏楼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