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真课程 追寻真教育
—— 小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7-03-23文|杨柳
文|杨 柳
构建真课程 追寻真教育
—— 小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杨 柳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学校有什么样的课程,这是当前对学校教育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大视野下,需要学校重新定位课程顶层设计,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以支撑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教育从来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只有潜下心来,把目光聚焦到人的发展上来,教师的智慧才会真正发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才不会是一句空话。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致力于构建、实施“成功体验课程”,以求教育的“真”实,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课程建设既要顶层设计,更要贴地而行
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托,学校以“多元发展,人人成功”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校为完成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清理“地基” 重新解读学校“五年规划”,明晰学校发展脉络;覆盖全员的课堂问诊,摸清教师当前“在”哪里;梳理学校五年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为课程的构建把握准确的现实基础;调查生源的构成与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方式,为构建适合学生的教育提供科学的第一手依据。
全面“洗脑” 学校建构课程,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何校本化?关键的要素是“人”,即实施课程的关键要素——教师。拥有一群高素质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队伍,才能在保证国家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上,观照学生生命成长所需,在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赢得空间,从而不断对学校课程进行系统补充与完善,最终实现师生生命过程的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借力于“民” 把“激动”变为“行动”,最关键的是要“趁热打铁”。在校长主持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在专家指导与团队协作中,及时推出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讨论稿,提交全校老师学习与讨论,并向全校老师借“力”,组织学校的老师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完善与修订课程的顶层设计。
协商定“版” 当我们把教师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时,教师的力量与智慧就会得以显现。我们关注人的发展,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做解读,在尊重、协商、择优的过程中,最终确立了学校的“成功体验课程”体系。
“手册”管理 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与教学处带领骨干老师研制了《“我的课程我做主”课程实施手册》,以教研组为单位讨论修订,用以引领老师从对自我的认识与分析中,去挖掘自身的优势,并通过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反思,定期总结与思考,不断推进和完善自己的课程,不断吸引更多的“课程粉丝”(学生)加入进来,让他们在兴趣培养中,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课程建设既要确保国家课程,更要尊重师生个性
学校的课程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努力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同时,要结合学情、学科特点、地域资源,对各学科教学做适当拓展延伸,进一步突出课程的校本化特征。棠湖小学“成功体验课程”体系,既保证国家课程的完整实施,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从宏观上看呈现出“四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 校本教研落点清晰,教法学法同中有异,强调“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成功体验贯穿课堂,教师的“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如品德与生活的“兴趣导学”,强调情境的设置,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习得中运用,体验生活的快乐;学生“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不同的学科得到落实。尊重学生学力差异,作业设计分层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既做到“教”的保底要求,又观照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提升。
地方资源课程化 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挖掘周边课程资源,大量链接到课程开发。学校附近有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丰富的树种提供了科学教学的资源;造型各异的建筑设施和园林风光,为绘画和摄影提供了课程资源;棠湖公园的历史人像雕塑和古塔建筑,也进入学校的乡土课程。同时,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对学校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共建共担成功体验课程建设。
人力资源开放化 家长进课堂,快乐共分享。不同的家长,在不同社会领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直接纳入课程。家长进课堂,充实了师资力量,更有利于家校融合共建课程,学生快乐,课程建设之路越走越宽。
教育活动整合化 学校将所有德育活动以序列课程的形式加以固定,形成了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类德育课程。同时,将学科活动梳理整合,形成学科节日。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淡化教师的影子,让学生走到前台。这些节日课程,支撑着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课程建设既要脚踏实地,更要实践创新
在学校“成功体验课程”顶层设计之下,学校的行动就有了统一的步调,课程建设在实践中得以丰富创新。
基础课程“三个延伸” 首先是内容延伸——课内打基础教方法,课外联系生活延伸拓展,使教材的内容得到纵向延伸,实现课堂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一年级语文组经常采用的多元识字教学,常常是课内完成教材规定的生字认读与书写内容,课外可以独立也可以借助爸爸妈妈的协助,以生字剪贴的形式完成生活中识字。识字内容的延伸,既有激趣与激励作用,又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读水平,尽可能地增大识字量,提升一年级孩子进入课外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其次是时空延伸——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中,始终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水平为着力点,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但是,仅仅关注课堂,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还必须让课堂的时空得到延伸,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再次是方式延伸——学习途径多路,学习方式多元,学习方式的延伸,给了拓展课程充分的发展空间。举例来说,从语文课堂生发出来的“时政课程”——我看“四面‘霾’伏”是这样延伸的: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学习了解“霾”的成因,信息搜集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走访调查方式,了解人们对“霾”的认识与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发展;通过调查报告的撰写,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多重训练……学习方式在拓展课程中得到无限延伸,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均衡发展。
拓展课程“特色挖掘” 教师特色——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处理自己的学科教学。如阅读,从来就不是语文老师的专利,喜欢数学的老师,会适时地把很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故事推荐给学生,于是,“数学阅读”拓展课程便进入了我们课程视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在字里行间呈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不断提高。学科特色——聚焦学科本质,把握学科特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例如,英语学科“图文解码教学”课堂,就是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的方法创新。学段特色——依标扣本,把握学情,螺旋推进实现课程目标。如美术学科分别在低、中、高段设置三门梯度拓展课程:“线的世界、描的艺术——趣画水墨”“线的世界、描的艺术——我线我形”“线的世界、描的艺术——穿越时空的线条”。
研究课程整合提升 我们的研究类课程主要有学科主题研究课程、跨学科研究课程和兴趣体验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划,以不同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在人员上灵活安排,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在形式上也灵活安排。学科主题研究课程,主要借助语文、数学学科,采取主题统一、过程统一、方式多元、成果多元的策略,课程与教学处统一发布探究性学习主题至各年级,由各年级教研组自主安排时间,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和成果展示形式,期末统一考评。跨学科研究课程,由申报老师负责教学,实行走班选课。
学校的课程体系设计,始终从“人”出发来设计与构建,尊重师生基础,关注师生兴趣,着眼师生成长需要,让每一位老师,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课程的主人,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其教育的思想就必然会找到落地课堂的有效路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必然会走向真实、务实。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