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吟诵,让古诗教学流光溢彩
——小学古诗教学回归传统新探索

2017-03-23

教育家 2017年47期
关键词:诗三百字音平仄

中国历来是诗的国度,诗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复兴、国学颇受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文化,小学生更应该认真学好古诗。然而,古代最常见的吟诵古诗的教学方法已经淡出我们的课堂。直至近几年,如常州吟诵申遗项目的成功,使得吟诵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重新得到重视。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理应掌握吟诵教学这一技能,对学生古诗学习进行有效指导。

探缘起:小学古诗教学回归传统

吟诵教学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墨子·公孟》中就曾提及“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孔子教授学生“诗三百”,也是通过吟诵的方式。虽然现在《诗经》等一系列古代文学作品只保留下了文字,但是在最初,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的,很多诗词都是和音乐曲唱紧密结合的。

小学古诗吟诵教学在当代复苏,甚至呈现欣欣向荣之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国学传统文化的重视。吟诵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教学方法,自然是有其独有的优势,走在教育前沿的一线老师们将吟诵引入课堂可谓是应时代之需。

吟诵是一种便捷、有效而有趣的阅读方式,有助于掌握古诗文的声律特征,感悟古典诗文不同于现代白话的语言方式和语体特质,丰富和提高我们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吟诵时心灵和声音的相互触发,有助于加深对古诗文意境情趣的直觉感受,扩展和深化对古诗文的感悟和理解,可谓中国古老声乐形态的一种活化石,学习传统吟诵可以丰富音乐知识,直观感悟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性。

古诗作为一种韵律性极强的文学形式,同时具有词情和声情两重特质,而吟诵正是古诗声情得以体现的重要形式。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引入吟诵这种形式,就能更好的挖掘古诗的艺术魅力。

探方法:古诗教学弘扬传统

根据古代诗歌自身所呈现的特质,再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心得,我总结了以下吟诵方法。

字音饱满,平长仄短 推敲琢磨吟诵字音,太过深奥,不适合小学生来学习。例如,汉语字音的“头、腹、尾”如何发声;普通话与方言的读法;今音与古音的不同……让小学生去学习这些知识,明显是不科学的。但是可以让孩子们做到“字音饱满”,即打开口腔,读准字音,把每一个字音读圆满,力求字正腔圆,底气十足。

接下来,便是要做到平长仄短。如杜甫的《绝句》,老师先直接告知学生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让学生给诗中每个字根据拼音标上平仄。基于小学生的特点,标平仄的符号可以按照他们的喜好,可以是“~”,“小蚯蚓”代表平声,“√”,小对勾代表仄声,只要在形象上有辨别平仄之意即可。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平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平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调拖长,仄调短促,教师范读古诗,让学生总结出规律,知道什么是“平长仄短”。平声字一般是表达一种开朗、豁达、愉悦的心情,仄声字则表达一种压抑、低落、悲伤的情感。

结合诗意注意节奏 诗有独特的停顿节奏,音律美才会凸显得越加明显。五言诗吟诵节奏有4/1,2/3,2/2/1 三种,七言诗吟诵节奏则有4/3 ,2/5 ,4/2/1 ,2/4/1 ,2/2/2/1 五种。生硬地去讲述这些规则,小学生是无法提起精神去聆听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结合诗意,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去体会。

教杜牧《清明》一诗的时候,我在讲授简单的平仄读法后,由诗的意思入手,介绍背景信息,让学生体会出诗人的悲凉情绪。根据情绪变化,诗句的意思不同,就有不同的停顿。大家可以用吟诵法试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面三句的停顿,学生大多数能感悟理解,但是,一般来说“杏花村”是连在一起读的,为何在此处停顿?除了本身的“花”是平声拉长之外,有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杏花村,是牧童指过去的,好远呢,必须拉长音,停一停。”学生一边做动作指着远处,一边吟诵“牧童遥指杏花村”,别有一番风味,也是真正理解了。

肢体语言带动情绪 其实古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就已经感知到了文学艺术对所有感官的影响。反过来,肢体语言的介入,也有益于加深人们对古体诗的领悟。如《诗大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老师在执教吟诵古诗的过程中,也应将丰富的肢体语言融入古诗念唱中,并恰当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曲高和寡的传统古诗吟诵教学方法,在当代以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确实为古诗教学提供了全新创意。

投入情感,忘记技巧 吟诵讲究平长仄短、多调循环、依字行腔,更严格的还要求讲究唱法,甚至还有要求自成曲调的。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古诗教学以激发儿童对古诗的热爱为主,不必过于强调吟诵技巧,在做到前面三点之后,孩子们如果投入了真正的感情,技巧的问题倒是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完善。

我在教学《诗经·小雅·蓼莪》时,除了简单的平仄节奏学习外,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说一说父母在养育自己时,有哪些感人的事情。孩子们说得很真实。此刻,我问学生:“爸爸妈妈对你们这么好,你们想对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有的想给爸妈捶背捏腿,有的想给爸妈买好吃的,有的想考满分送给爸妈……我话锋一转:“你们想做的事情,《蓼莪》的作者也想做,可是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父母养育他,积劳成疾,可是他却连回报的机会都没有,心中的痛苦溢于言表。”学生一片寂静,接着我放了歌曲《天之大》,让学生静静再回想下这首诗。

一番情感渲染之后,我再次用吟诵法范读《蓼莪》,此时,我的情绪也很激动,尤其是吟诵到: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居然也有些哽咽,班里个别女生也开始悄然抽泣。台湾辅仁大学南山诗社演出《蓼莪》时,确实有不少演唱者潸然泪下,悲从中来。但他们多是古代文学研究生,而我们班小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文的悲苦,让我始料未及。也许这就是《诗经》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跨越千年时空,它仍然让我们拥有那份感动。跨越年龄,古典文学凭借汉字音律仍然触摸我们内心的柔软。

探走向:小学古诗教学丰富多样

传统吟诵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吟诵根本的意义在于认知国学传统文化,培养“中国文化气质”。吟诵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提高古典文学的阅读、理解和感悟的过程,更是修养、陶冶和抒发自我胸怀情感的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推崇吟诵教学,并不是放弃其他方式教学古诗,而是要将各种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趣讲故事背景,涂鸦故事画面,播放媒体资源,揭秘诗题意蕴,品味关键词语……古诗教学,荟萃精华,形成“综艺”式教学方式,让孩子趣学古诗,秒懂古诗。如教《江上渔者》时,让学生通过捕鱼人在风浪中捕鱼的插图,想象渔民辛勤劳动的形象,体会恶劣天气劳作的艰辛,从而唤起学生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再比如,讲解写景的古诗文,可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如《春日》中万紫千红的春景图,把学生带入了诗的意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简而言之,吟诵作为古诗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与其他方式相多种结合,应当多元化,科学化。将古诗教学融汇在集吟诵、表演、讲故事、诗画等多种综艺方式的大课堂。

吟诵,让小学古诗教学更加流光溢彩。

猜你喜欢

诗三百字音平仄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浅谈《诗三百》的“采诗说”
春天的马蹄声
韩愈《元和圣德诗》规模《诗三百》辨
滇风诗说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
《泊船瓜洲》一诗中“间”的字音刍议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方音辩正与规范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