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老校的教育回眸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教育特色掠影

2017-03-23郑晓明

教育家 2017年35期
关键词:美术班浙江省杭州

文 | 楼 平 郑晓明

百年老校的教育回眸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教育特色掠影

文 | 楼 平 郑晓明

百年历史—铸安定精神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有着悠久历史,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浙江安定学堂,是杭州市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私立中学,创办人为胡雪岩侄子胡趾祥,首任校长为项兰生。学生毕业后可咨送京师大学堂学习。1904年首届毕业生12人全部进入京师大学堂深造。自创办之日起,学校就以前驱者之形象立于江浙大地。1903年,苏报风潮,学生李葆中(即李青崖)受累肄业。同年,《浙江潮》创刊,学校成为其发行基地和调查文稿征集地。1920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来校考察,称赞是“最经济、最富有朴实精神的学校”。

抗战期间,学校首迁诸暨次坞,再迁象山墙头,继迁缙云壶镇,衍生出次坞中学(现名秀松中学,省重点初中)、象山二中(象山县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现为省重点高中)、壶镇中学(现为省重点高中)。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学校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定名“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在新时代扬起风帆,走向世界,走向辉煌。

杭州七中现有班级42个,学生1800余人,现有解放路校区和转塘校区,具备省内一流学校办学条件和设备设施。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资源丰富,人文资源浓厚。解放路校区,是学校创建之所,原为万松书院在城内的讲学地“敷文讲学之庐”。转塘主校区位于西湖区的之江度假区,于2008年建成迁入,占地约8229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8527平方米。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由安定学堂而杭州七中,学校的发展历经风雨,名家辈出,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陈纯(字柏园,曾是徐志摩、茅盾、范文澜等名家的老师,杭州七中的校歌《安定校歌》即由先生亲自撰写)先生任校长时,于1915年制定“诚、勤、爱”三字校训,勉励学生“诚以律己,勤以治事,爱以达人”。 “诚、勤、爱”三字校训绵延百年,融入血脉,形成了杭州七中独特的安定精神。

杭州第七中学正是“以传统的安定风范树德”,执着于社会责任,自我加压,在特色办学之路上高歌先导,取得不凡的成绩。近年来,杭州七中文化班本科上线率近100%,近80%考入重点大学;而美术班每年有八九十名学生考入中国美院,占中国美院每年招生人数5%左右,在美术特色类普通高中之中,形成“北有大连十五中,南有杭州七中”的格局。2016年中国美院通过“三位一体”向全国所招新生中,杭州七中毕业生占四分之一。

特色之路—育时代英才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优质名片,它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早在1993年,杭州七中就确立了“学校规范加特色,学生合格加特长”的办学指导思想。2011年,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艺文兼修,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鲜明的个性逐渐得以展现、成熟。在国内,概括出这一办学特色的,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是第一个。

这一办学特色之路的思考,其实源自学校早期就已经开始的一条探索之路。1927年,杭州七中(时名“杭州私立安定初级中学”)图画教师张鹿山和语文教师俞实夫发起成立国内第一个中学美术教育活动社团—金牛会,主要成员有华君武、蔡振华、潘絜兹、孙功炎、洪天民等。金牛会成员后多为一代艺术名家,这一批在中华画坛影响力极大的画家,成为新时代学子进步成长学习的榜样。

这一特色的最终定位首先是立足于学校招收文化班、美术班两类学生。在学生教育目标的定位上,学校着力于“以促成‘与同龄人相比,多一份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能力’的具有七中特质的学生健康成长”,即从杭州七中走出去的文化班毕业学生,与其他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具有较好的美术方面的鉴赏能力;而美术班毕业学生,则相应具有较好的美术创作能力。这样的能力特长,使前者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拥有更多与审美相关的幸福感;而后者则由于生涯规划的前置,能有效地避开职业倦怠,对于创造幸福人生更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特色的定位,其长远视线在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杭州七中作为一所普高学校,处于基础教育的顶端,承担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的任务,所以将“艺文兼修”作为办学特色,向上一级学校以及最终向社会输出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课程改革—扬个性风采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多样化,既是一种课程理念,也是一种课程政策,既是课程的常态,也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既是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也是解决课程设置划一性问题的重要方法,实现特色示范学校创建的重要途径。

所以,杭州第七中学提倡开发校本课程,坚持建设特色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选修课程、必修课程,长时课程、短时课程,核心课程、综合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态都予以完善起来。同时,学校在“艺文兼修,协调发展”办学特色基础上,明确了所需要建立的课程思想应该是“德识为先,艺文兼修,处事和谐,知行统一”,并在这一课程思想指导下进行课程开发,形成适合文美两类学生的课程系列,并不断新增丰富。

美术是七中的特色,文化是七中的根底。杭州七中美术班开办二十余载,声名远播,正是因为有文化班作为稳定而坚强的学科后盾。如今的杭州七中,文化班和美术班在教学目标上殊途同归,齐头并进;在课程设置上自成体系,相得益彰;在教学区域上相对独立,互不影响。文化班在学科上为美术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又时刻感受到美术班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艺术熏陶。美术班生源质量的不断提升,又对文化班的教学和管理起了强劲的助推作用。文化班与美术班相辅相成,形成了交相辉映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在开足开好必修课程的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开设具有七中特色的选修课程,形成“关注升学需求,兼顾个性发展”的课程特色。以稳固的必修课程和精彩的选修课程体系为依托,学校积极鼓励、培养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五年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平均每年在50人次以上。学生社团活动精彩纷呈,舞蹈团、健美操俱乐部、“满天星”文学社、桥牌社、民乐社、DI社等学生社团以其优秀表现,在市、省乃至国家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尤其是2017年5月,七中DI社团上凰队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举行的DI全球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并因为表现优秀,获得C组(艺术类组)唯一的特别奖—文艺复兴奖,引来了《浙江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作为一所示范高中,杭州第七中学丰厚的底蕴、丰硕的成果引来教育界、艺术界同行纷纷来访,每年来校参观、考察、访问的各级教育行政代表团和学校,平均不下于40批次,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教育单位和学校也达10余批次。学校曾协办过杭州休博会“国际中学生绘画展”和“第三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等大型活动,并经常参与省市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公益活动。

后记:

教育是一条长长的路,需要一代代人用脚步去丈量;传统是一条潺潺的河,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源远流长。杭州第七中学,根植于吴越故土,薪火传承,耕耘不辍,为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杭州市中小学美术教育名师培养基地、“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称号。2014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正式确认并公布杭州第七中学为浙江省首批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悠悠百年历史,学校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如文坛巨匠茅盾,史学巨擘范文澜,农学家钱天鹤,金融家竹垚生,语言学家郑奠,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榘等等。“自古英雄出少年”,莘莘学子将在这扬帆起航,谱写人生锦绣华章。

编者按:置身江南“人间天堂”,追溯吴越春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杭州诸多千古佳话,与五千年的良渚文化相连,一如织布梭上的纬线,被织入历史的经线中,成就着一幅满载传说的山水长卷。杭州第七中学就坐落在这片人杰地灵的文化之地,承受着千年文脉熏染、滋润,点点滴滴,绵远悠长。该校继承了这块土地的使命感,从岁月尽头传来的琅琅书声,如今清澈在耳,文化延续在师生的血脉里……

猜你喜欢

美术班浙江省杭州
杭州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我办的农民美术班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