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视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2017-03-23赵莉杨娜

商情 2016年47期
关键词:调适心理健康高职

赵莉+杨娜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前,高职教师已经成为心理疾病高发的群体之一。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工作压力过大、心理状态欠佳等突出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重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适时适度地调节教师的心态与情绪,引导激励广大教师坚定职业理想,及时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调适工作,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 教师 调适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职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高职教师的队伍也在日益庞大。处在教育变革期的高职教师,必然要接受社会的考验和生活的磨砺。凡是引起心理和生理不适的方面,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压力。而作为高校教师半壁江山的“高职教师”,也遭受着压力所带来的挫折和沮丧。总结下来,高职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的来源

(1)从经济方面来看:直到今天,高职教师依然是比较清贫的职业。曾有人做过教师压力方面的研究,约有60%的高职教师认为:收入低是高职教师的压力源之一。一直以来,高职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但是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经济收入却相差很多。不管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还是课时费,都远远低于普通高校。而和社会上的其他职业相比,也毫无经济收入上的优势。社会福利和社会地位,都没有任何政策的倾斜,而收入和住房和普通人也毫无区别,让人自愧不如。随着物价的迅猛上涨,有限的收入已不能满足正常的日常开支。清贫的生活很容易使教师感到心理不平衡,诱发心理健康问题。

(2)从工作方面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工作负荷过重,还面临着知识不断更新的局面。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新专业的不断涌现,许多高职教师工作量超负荷运转情况比较严重。除部分院校存在的缺少编制和师资不足之外,绝大多数高职教师工作负担过重与扩招和盲目发展脱不了关系。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模式有利于高职教育快速的发展,但也给高职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绝大多数教师之前虽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的经验,但现如今要快速转型为实践指导型教学,使他们需要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新的教学模型和教学方法,并且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这也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笔者所在的学院,每个教师每周的任课量长期高位运行在30节左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并且还随时面临新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使得教师身心一直处在疲惫状态。

(3)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晋升困难,大大地挫伤了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职教师的晋升目前尚无专项的政策,而教师的待遇是和职称挂钩的,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高职教师大部分是以前的中专和中职教师转化而来。这就意味着在学术水平方面,高职教师本身就没有学术优势。高职教育本身注重实践性、应用性,而许多刊物对专业学术水平要求太高,造成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存在的困难。加之高职教师的工作量较大,没有足够的时间醉心于科研,即便是做出很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地通过职称评定,这大大地挫伤了高职教师晋升的积极性,也引发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

(4)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高职教师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心理压力较大。高职生虽参加过高考,但大部分都屬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因此教学任务异常艰巨。 再加上社会、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得高职院校招生分数线较低。多数学生迫于其他压力选择高职院校,进校以后无心向学,或者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应付学习。这使得高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为把他们在短时问内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教师需要在教学以外的活动中,不断地倾注更多的精力和工作的热情。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教师的角色认知同一性的困难,从而引发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及时调适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关注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促进高职院校的建设,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重大的意义。以下是笔者个人的建议。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只有在充分调动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挖掘教师的潜力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才能不断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才能迈向下一个更高的层级,学校要在了解教师基本需要基础上,积极地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学习和工作环境,从制度上和考核标准上,切实改变教师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努力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福利待遇,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才能从根本上释放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2、引导教师个人进行心理调适。良好的学校工作环境,有利于形成一个充满平等、温暖气息的教学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适心理健康所存在的问题。有效的信息沟通同样也可以缓解心理的压力。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积极地直面自身所面临的压力和心理不适,正确的认识和接受所面临的压力,理智驾驭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多渠道排遣和调试自身的不良的情绪。并需及时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讲座,甚至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减压的渠道,使他们在身心方面都能够快速地恢复到健康状态,把更多的正能量传播给学生。

3、建立完善的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对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和实施的教育较多。但是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够。甚至缺乏系统的策略。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应该积极帮助教师度过心理危机,增加教师的归属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可以定期地为教师进行心理测试。让心理健康咨询师为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个别咨询,每隔一段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训练,使他们正确对待教师的心理挫折和工作成败。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困惑和沮丧。建立有效渠道帮助教师释放压力,让他们早日健康地走上教学的岗位,为我国的高职教育释放自己的能量。

小结: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高职教育离不开身心健康的高职教师,而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当下必须要面对和正视的,唯有关注和重视并及时解决,才能真正地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调适心理健康高职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