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7-03-23高林阳
高林阳
摘要: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利于21世纪人才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对中考、高考进行了重大改革。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展,学科间横向联系、相互渗透越加紧密。知识面狭窄的单领域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走得很远,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国家教育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行中考科目改革,设置"综合科目"考试。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03-01
为了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我想必须要改变地理老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创新性的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就把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想到的或者用到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1.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文理综合考试虽然不是考死记硬背的死知识,而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强调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复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建立以章或单元的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结构系统,能在大脑记忆系统中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如对于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要理清知识的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到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这"五化",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多种能力。
立足本学科教学时,应注重夯实学生的"双基"。 考试虽然明显地反映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导思想,但是在复习教学中千万不能因此而忽视基础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真正弄懂、吃透。该拓宽的要拓宽,该加深的要加深。要形成地理知识的系统网络,纲举目张,只有系统了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2.重点复习系统地理知识,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文理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往往以"问题立意",其试题必然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源于单科知识,却又融合各科知识,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整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地理学科而言,综合性本来就是本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所研究的对象——地理环境又是一个由自然、社会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必然与其它学科之间有不少相互渗透、交叉之处。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加强地图教学,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也是高考命题中不变的主题。因此,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所以,在地理复习中,必须要加强地图知识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提高读图能力。平时的教学要注重运用各种地图,如各种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区域图、柱状图、地理模式图等讲解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如等值线图,包括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高线图、等震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首先要看清数值大小的递变方向,然后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又如区域图,最重要的是正确识别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等去加以识别。教会学生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图文转换的技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填图、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如经常引导学生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和新闻事件落实在地图上,通过读图获取与自然、社会热点问题有关的自然地理因素及交通、资源、经济活动等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联系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来理解、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等,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4.探求问题的设计应联系社会实际生活
要注意了解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课程首先就要关注这些真正来自学生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问题、地震问题、各个国家的位置问题、地域问题等等),要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的实际联系在一起。现在的大部分老师没有完全的教学策划权,这就大大地阻止了老师完全地倾听学生。我们的学生到学校所展开的探求应该是来源于学生们自愿的探求。而不应当是教师为了完成课标教学任务却对学生大讲特讲:"我们是学生,我们的职责是将老师所带给你们的问题进行探求,至于你们自己的那些课外问题应该放一放。"更不应当一直对学生讲:"我们今天要探求的是……你们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以后再说。"所以,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经常性地调整教学计划,不妨经常性地插入暂时性的单元或灵活多样的课题。在一个学期里,多数探求问题虽然是提前决定或计划的,但应当许可例外。更应该在每学期不定期地进行集中设计一些课时,让老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参观、观看或找资料,一起探索一些"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一些为什么"。
5.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
并不是只有优秀学生才有能力进行探求,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要为每一个参与探求的学生创造机会。特别是平时在班里或小组中很少说话的学生,更应当予以他们非常的照顾和主动的激励,让他们信心百倍地融入到探求的大家庭中来。在进行班级或小组合作进行探求活动时,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学生们的行为,制止一部分学习好的同学将局势操控了,要注意启发学生,注意让每一个人都对探求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求的权利和义务。当然,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特殊学生和那些有独特才智的学生,还要琢磨着用运另外的特殊机会(如课外兴趣活动等)给予尽心尽力的一些特殊的符合他们自身能力和需求的探求任务。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技艺,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