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低年级学生思考力训练的摇篮
2017-03-23孙丽娜
孙丽娜
摘 要:大家都知道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好的课堂就是有意义、有效率、有活力、有追求的师生互动场所。如何使课堂成为学生受益终身、难以忘怀的贮备站呢?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低年级;课堂;思考
一、好课堂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舞台
课堂应该是由师生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和学生的创造精神统治的王国。因此,发展学生的思考力,为创造力而教要成为教师自觉的教育追求。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识字量大,刚入学时的拼音学习很枯燥,而且现在的小学生非常聪明,如果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那真是苦不堪言,费力不讨好,不如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到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去——比如,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再回到课堂上时就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口语训练或进行口头“小作文”,识字多了就鼓励他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也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去采摘园,有的学生写到:“葡萄重重的,充滿了香味;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源于生活的开动脑筋,学生很有自豪感,也特别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师生分享快乐,分享成果时,又为学生开创了为美好生活积极思索的篇章。
经验证明,一年级刚开学时,不应当有纯粹的语文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当学生感到疲劳时,教师应马上变换授课形式。画画也是使授课形式多样化的有力手段。比如,孩子们阅读感到疲劳了,老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说:“孩子们,打开图画本,让我们把刚刚读过的故事画出来。”顿时,孩子们的眼睛里就发出愉悦的光芒。
低年级学生在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积极用脑方面的训练非常关键,组织学生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参观旅游等,不仅能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还能把学生带入广阔而丰富的思想世界里。正是这些活动的参与才能逐渐形成学生的聪敏伶俐,才能培养好奇心、钻研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好课堂是师生情感的中枢纽带
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不应该是重复着别人的思想,而是要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应有让课堂上凝固的气氛生动起来的能力,应有让感动常驻学生心田的能力,并努力向这个奇妙的世界奉献一份让人感动的思想、情怀,爱心和诗意。
一次课外活动课,学生到操场上观察秋天,学生看到了各种颜色、形状各异的落叶,仔细观察了蚂蚁的生活,还有飞鸟、树木、太阳。当孩子们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他们就会深刻地感觉到语言的情感色彩。当有学生说“飞舞的落叶”,马上就有学生回应:“柔和的阳光”“沙沙的风声”。这些词语在孩子们的意识里永远是鲜明的、难忘的、激动人心的。
要知道真正成熟的老师是训练学生学会去热爱生活,分享生活带来的喜悦,即使经历种种挫折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真正成熟的教师不仅仅教学生识字和算术,还要传播希望,激发想象,打开心灵,给学生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教导学生挑战自己,战胜现状,迎接梦想,想象不同的未来。
三、好课堂让学生激扬个性
俗话说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学生美好心灵的铸造、良好习惯与高品德的培养,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力最强,刚入学的学生身边一定要有个谨慎、清醒,甚至聪明的老师陪伴,他的责任就是引导儿童走上正轨,不去接近一切坏行为,尤其是不受不良伙伴的熏陶。这需要老师本身具备很大的镇定力、忍耐力以及温柔、勤勉、谨慎等种种德行。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老师给学生带来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习,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学生用心地倾听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力量就是无可争议的威信。智慧型老师在课堂上不但会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还会使学生越来越有教养,不但能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也能让他们在思考中观察。学生对生活有兴趣,就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拥有了这样的生活,才能让学生的个性飞扬!
四、好课堂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再现
一个人来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他的主要智力训练不应当只用到记忆上,还要用到思考上。“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要高,应变能力要强。教师应当知道的知识要比教给学生的多10倍,20倍,甚至可以说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素养,才能在课堂上达到声声入耳,句句动心。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总之,只有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把自己的专业和儿童的发展自然紧密地统一在一起,才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夏明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育参考,2012(6).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