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2017-03-23沈洪翠
沈洪翠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识字认读能力、话语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要实现这一语文教学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放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开放;创新;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来构建生动、开放且具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深入观察、分析学生,开放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开放学生身心
课堂并不是教师单向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师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进行信息沟通的双向活动。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教学的开展有着极大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创建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具有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尊重,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双向合作的桥梁,使整个课堂充溢着人情味。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开展中,教师需要对课堂中仍存在的一些传统教学常规进行革新,为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比如,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作为知识传授者主导着整个课堂,而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被动参与着课堂活动。学生在这种个性长期被束缚的情况下,对语文学习逐渐丧失兴趣,久而久之,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针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漏洞进行改进。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引导学生就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外资料、网络等搜集查找相关资料、搜集有效信息,丰富知识库。在授课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敢于质疑权威,从问题中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身心都动起来,首先要从自身方面出发,允许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言,或者离开座位找相关同学进行讨论……在这种自由活动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心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学生会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学生个性解放、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放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探讨空间和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可以自由选取符合自身发展结构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条件,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之,语文是一门具有无限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发挥其想象力,用创造性的眼光来进行语文学习。比如说,在讲授春天来了这一内容的时候,我会向学生就“春天来了,为什么麦苗会醒过来,嫩绿的叶子为什么要舒展”这一问题向学生展开提问,学生展开想象,“麦苗为了和叶子竞争才会醒过来,叶子为了洗澡才会舒展……”通过学生想象能力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意识。
三、开放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为支柱来开展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是否有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中,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发展自我个性,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力。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比如,在讲授小兴安岭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季节的喜好,将其分别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组,教材内容由这四个小组分别进行演绎。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其个性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除此之外,語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教师需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或者利用多媒体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且具有吸引力。
除了教师在教学方面需要进行开放,学生的学习也需要开放。学生需要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学生自由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自主学习。
总之,我们需要开放课堂,将课堂与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桂荣.新时期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朱艳丽.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构建开放性教学课堂[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9(9).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