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策略
2017-03-23蔡建兰
蔡建兰
摘 要:围绕知识可视化的简要概述、知识可视化工具的介绍、知识可视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识可视化;策略
知识可视化指的是“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在知识可视化教学策略的帮助下,学生在语文听说、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可以显著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可视化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知识可视化的简要概述
Burkard R.A认为知识可视化是一种利用视觉表征为他人传播知识的手段与策略,在这一定义当中,知识可视化是以一种手段的形式存在着,并将价值传输、经验分析等作为目标。在人的大脑中,左脑与右脑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例如左脑主要掌管人类语言区活动,例如记忆、思考、计算等;而右脑主要掌管人类的获取行为,例如创造性思维、感知等。大量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在获取知识时,有80%的情况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在图示的提醒下,人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并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
二、知识可视化工具的介绍
知识可视化工具是指知识可视化的呈现方式,由语义结构、思维图形、概念图形、认知地图等构成。早在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Quilian首次对语言网络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确,它主要应用在以下教学范围中:语文教学中知识的获取与转化、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学习、英语教学中的听力学习等。而认知地图则是通过地图将知识结构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策划学习活动。思维地图的起源地为美国,随着它的推广,逐渐应用在了全球各地的语言学习中,包括气泡图、鱼刺图等。
三、知识可視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耳朵可以用来获取知识,眼睛能够用来表达观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听说能力的提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例如,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时常常表现得语无伦次,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难以理解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知识可视化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可以将教师讲解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寨沟》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九寨沟的宣传图片与文字,在课堂中转化成为教学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封顶银光闪闪”“湖底石块色彩斑斓”等语言的写作语境。而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更多地认为是娱乐,而不是单纯地灌输教学,因此在接下来的提问过程中,学生就会更加积极配合,将自己所看到、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将全班同学讨论分为小组内部讨论及小组间讨论两种形式,小组内部讨论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当中,而小组间讨论则是将每组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代表发表小组意见。小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言机会,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出现各种语言问题。
随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讨论结束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可视化工具将问题答案整理出来,再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语言不流畅、表达不清楚等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或指导。与此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以什么方式将听取过程中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如何将自己的语言组织在一起等。
最后,笔者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及评价。这里的评价既包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也包含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为了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比例。由于小学生天真无忌,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随意评价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在这方面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告诉他们如何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知识可视化策略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播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学习困难。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知识可视化教学方式,将一些“隐性知识”通过显性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接受程度。知识可视化是社会培养人才的必要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地应用这一工具,不断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对知识可视化工具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田良臣,刘电芝.表象思维训练: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
[2]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中国电化教育,2009.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