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人文性
2017-03-23肖慧
肖慧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组内的一节公开课《钓鱼的启示》,得出了一些有关语文课堂的思考,小学语文课堂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上,應该更偏重于人文性,以及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多一点人文性。
关键词:人文性;遵守规则;因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的这段话意思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课程性质的正确认识关系到教师如何正确看待新教材、处理新教材,如何进行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设计,关系到教师自己如何对待自身的教、教什么,如何对待学生的学、学什么这样一个个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只有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才能解决语文教学中各种有悖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精神的教学现象,才能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高效。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甚至于连最基本的汉字都不一定能认全,所以在更多的语文老师看来,小学语文似乎更看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学习语文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多认识一点字而已,但是近来听了一堂语文课后,我的观点也随之而发生了转变。
本周的组内公开课,组内的老师开设了《钓鱼的启示》一课,当讲到父亲将不足分量的鲈鱼放回到水中的时候,儿子十分不解,教者很自然地向我们的学生介绍了本文的主旨:人需要遵守规则。那么不遵守规则又该如何去处理呢?这个问题抛出后,全班顿时沸腾了起来,原本活泼的课堂,现在变得更加热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学生说:“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人应该抓起来”,还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我认为应该枪毙”。全班顿时哄笑起来。班级的气氛被这几个孩子的回答带到了高潮,孩子们越说越带劲,处理的办法也越来越五花八门。而我们的教师对于孩子们的回答却都一味地点评“好、好、好”。事后组内老师点评这位老师的课时,大家都一致认为课堂的效果很好,气氛不错。
听了组内同仁们的点评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堂课的主旨究竟是想要表现什么?像我们的老师所说“人应该遵守规则,哪怕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和地方”,似乎有点道理,但是文中的父子俩所在的国度制定这样的一条规则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更深一层次的内涵呢?为什么不足尺寸的鲈鱼要被放回海里呢?这个问题搞清楚后,我想我们就不会认为这堂课的课堂有多热闹了。其实是基于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而我们的孩子在面对不遵守规则的人时,他们想要怎样去处治的呢?想到这儿我不禁毛骨悚然,这堂语文课与我们的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多么背道而驰啊。
语文不仅仅是教会我们认字,它更是一门有关人的学科,在这样的一门学科课堂上我们更应该注重人文性的体现。像刚才的那堂语文课,我们不要说语文的人文性了,简直就是在和语文的主旨背道而驰。那么我们怎样在自己的课堂上多一些人文性的体现呢?
首先对于一篇文章的主旨,我们千万不能轻易地下结论,就像刚才提到的那篇课文,表面上看,好像是在向我们宣传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但是深层次地思考过后,我们不难发现,遵守规则的背后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作者想告诉我们在国外人们连一条鱼的生命都是那样的尊重,那么对于人呢?人类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去尊重,去呵护。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的学生的表现,却是对生命的一种漠视,这与我们所提倡的语文课堂应该关注语文的人文性是相违背的,这时,其实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去予以引导和纠正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注入更多的人文性,是需要我们多去研究文本的,只有当我们深入地研究了文本后,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
其次,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做到自己心中有爱,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我们都不应该向孩子传授暴力的影响,在我们的教学中,当听到学生的暴力语言时,我们有没有适时地予以纠正,还是像我们的那位年轻教师那样,听之任之。只有我们自己做到心中有爱,才能做到让孩子心中有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人文的一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的教学路还很长,愿我们的老师能在自己的课堂上为自己的语文课注入多一些人文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4.
[2]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4.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