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打开古典诗词赏析的“后花园”
2017-03-23由凤翔
由凤翔
摘 要:古典诗词一直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一块魅力的瑰宝,并且其語言魅力的独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当重视对小学生古典诗词赏析能力的培养,将我国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完美继承并发扬光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赏析;教学策略
我国是一个流淌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古国,唐诗、宋词、元曲这些古典文学可谓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颗耀眼的明珠一直点缀着古典文学这一“后花园”,小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有权利也有义务学好古典诗词,教师应当积极探寻有效策略,帮助学生打开这一古典文学的“后花园”。
一、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1)古典诗词具有崇高的美学特质,从形式上说它具有格律美,古典诗词的格律包括篇章格式、声律、韵律、句律诸方面。对仗工整、音节相等、顿挫相间,读起来就会感到抑扬有节、朗朗上口,而且一般篇幅不长,容易记忆,这就更能体现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在整体外观上其具有完美的对称性,在错落之中更能体现出匀称的美学视角。(2)从诗词的内容上说,以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居多,并且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民族气节,另外,有些优秀的古典诗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古典诗词的学习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词的积累有助于语文写作,有助于丰富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十分重要。
二、打开古典诗词赏析“后花园”的“金钥匙”
1.教导学生注意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
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进行古典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且也多为有效,因为,作者的创作背景是作者记叙或描写整篇文章的一个导火索,也可以叫做出发点,教师经常在写作中教导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有感而发,这一点不只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更是诗人创作的基础,因此,在小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教导学生积极运用联系诗人创作背景的办法,对一篇古典诗词进行赏析,如此方能取得实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时,有一篇古典诗词《泊船瓜洲》,这篇古诗是由我国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写,并且本诗只有短短四句话:“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要想深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除了逐句翻译本诗外,还应当重点从诗人的创作背景出发,本诗的创作背景是王安石入朝为官至宰相时,由于推行新法,触及了当时的一些大地主、大官僚主义的利益,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于是辞去了宰相职位归居家中,在王安石55岁时又接到了皇帝的命令,遂回京继续做宰相,虽然他知道自己回去之后如果继续坚持变法依旧难以摆脱被罢免的命运,但出于对国家大事的着想,虽然到了家门口却依然进不得,唯有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这小小的诗句中,当天夜里,王安石宿于瓜洲江边,触景生情遂写下此篇,由此可见,本诗寄托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2.通过朗读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通过朗读可以体验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并且会被这种韵律美所深深吸引,除此之外,朗读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就是能帮助读者实现与作者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或者仅仅是作者在某一刻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开展小学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一定不能缺少朗读这一重要环节。
例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春夜喜雨》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诗,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仔细阅读第一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学生可以看到,作者开篇就用了一个赞美的字眼“好”,并且赞美的对象就是雨,可想而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喜悦之情,继续品读作者又将此雨实现了拟人化,重点凸出它能“知时节”,明事理,简直是将雨写活了,并且在下文中“潜”“润”“细”都是在重点描写此雨是如何的“好”,由此在作者笔下,将春夜降雨、泽被万物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3.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诗情画意
问题的创设是带领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一个指路明灯,因此,教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千万不能忽略了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带来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元曲《天净沙·秋思》这篇文章时,其中有一句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可以针对这句话展开问题情境,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作者会悲痛伤心到断肠的地步呢?进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将学生带入古典诗词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当积极拿起“金钥匙”帮助学生打开我国古典诗词赏析的“后花园”,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熏陶下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韵味和气息,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孙婷.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范娜.试析中学生古诗词阅读与鉴赏的“核心素养”[D].重庆师范大学,2015.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