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
2017-03-23张昊
张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加快,在教育界提出了很多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近些年来,“学情分析”这一教学理念逐渐被中小学教师关注和研究,成为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学情”是什么,简单理解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种情况。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特点,才能“对症下药”选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所以,学情分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首要前提,只有透彻地分析出学生的学情,才能方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以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相关内容为例,简单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中如何应用学情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情分析;应用
新课改理念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教师在日常的课程准备中,不仅要准备教材、教案、教学方法还要进行“备学生”的工作,而这个“备学生”其实就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和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着手的:知识层面,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层面,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层面,指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而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接下来,文章将重点讲述一下如何根据学生的起点状态进行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知识层面
学生的知识层面,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知识结构。在课前清晰地分辨学生的知识水平对初中教师进行课前的教学设计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授课,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起点、能力水平和接受水平,力求使准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适合当前学生整体的知识构建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还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合理安排相关的教学任务及目标,运用适合当前学生水平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十三岁的际遇》时,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才能保证学生学懂此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作者田晓菲在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时写的抒情性散文,通篇文章内容较多、思维跳跃分散、语言抒情性强且充满诗意。但是根据学情分析可以发现,此时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散文的阅读量整体并不大,大部分学生还是阅读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比较多,对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传记类文章比较好理解,但是对需要较长阅读时间且充分思考的这种散文类文章就比较困难了。所以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针对这篇文章应该如何教授学生,即,在教学时不宜花较多时间用在文章结构分析、写作特点赏析的方面,而是应该着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体会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的技能层面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初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应该首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此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越强,其相应的自主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这是初中生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意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避免出现一堂课下来接受快的学生不但听懂还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一头雾水且跟不上进度,进而导致厌学、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
像在开展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愚公移山》的教学时,教师就要根据学情分析,明确九年级的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代文言词语和句式,并具有独立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式的讨论学习,争取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研究出这篇文章的大部分知识和内容,进而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
训练。
三、学生的素质层面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不同的学生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办法,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安静地独自学习,有的学生则喜欢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还有的学生则喜欢边思考边请教的方式。所以中学语文教師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也要将这一点纳入考虑。
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学生会学习到朱自清的《春》。这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性散文,整体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小组、分个人地朗诵课本,然后可以小组讨论、亦可以独自思考,方式不限,最终引导学生学会本篇文章写景的方法。
“学情分析”是近些年新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或者说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学情分析”还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它对于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本文只是浅显地阐述了一下“学情分析”的相关内容,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研究和分析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
陈建华.论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J].语文学刊,2008(1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