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教学的自由度与宽松度
2017-03-23李萍
李萍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影响感染着世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其所体现的美学魅力。美术用它特有的方式表述着每幅作品的故事。每一幅美术作品让人看了浮想联翩、精神振奋。美术涵盖了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静态艺术。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尝试着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的绘画潜能得到开发,并促使他们从中受益。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交流,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如何才能既放松心情,又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使每一节普通的美术课成为表现学生创造力和丰富情感体验的平台。
怎样才能实践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经过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一心摸索,总结出了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这就能有效实现课程的综合学习与运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理解运用的一些经验,从而使学生爱上美术课。
一、给教师自由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解决突发事件能力提高了,不能只按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教学。
近日学校布置听课任务,迎接上面的检查,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事出有因,并没有听我的美术课,我当时有些庆幸,也有一些失望。庆幸的是,领导没听我的课,我一下子就放松了;失望的是,你已经做好准备却没来听,心中默然产生一种被冷落的感觉。虽然心里这样想,但也不能让学生看出来。于是,我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各项程序,认认真真地上完了这节课。这是一节美术课《中国龙》,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漂亮的图画,分别是:蛇、鹿、鱼、鹰、牛等,学生观摩后让他们重新组成一种动物,有的学生自然设计成龙的形象,我自然地导入了《中国龙》的教学。在这部分教学中,我恰当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图片的感染力大为增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外,从课的开始我就注入了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这是新课程理念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在教学《中国龙》的过程中,我加强了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恰当整合。
首先是美术课与文学的契合,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带有龙的成语接龙,积累了成语,丰富了文学知识。其次,整合了历史知识。把中国龙的起源、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讲解。第三,整合了品德教育。通过《中国龙》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第四,整合了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一首《龙的传人》,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之魂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能够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分组进行中国龙制作,有的做头、有的做身子、有的做龙尾,互相合作完成任务。最后同学们在成功喜悦中共同来耍中国龙灯,教学轻松、自然、充分表达乐趣。这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令课堂鲜活起来,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开发,真正体现全面发展。
二、给学生自由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多面向学生学习,从学生的思维中去欣赏画,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组织好一堂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对每一幅画,我尽量多让学生从欣赏和体验中去发现美、感受美,结果会发现在孩子的视野中,有那么多神奇、美好的东西。
三、给教材自由
美术不像数学题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和法则,美术的伸缩性比较强,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绘画,这样既能实现教材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师生感情,进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更生动、准确地理解美术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也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定位的转换。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着对学科的爱好与兴趣,在这其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堂普通的美术课,无论学生的情绪如何,教师都应该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学生会在教师的感染和触动下,产生共鸣。在一次教学大比武中,我作课的内容是二年级的一节美术课,课前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安排了欣赏和技巧训练指导。起初,在二年级做这样的课,感觉压力很大。一是学生小,绘画基本功、技巧都没有形成,所以绘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没有信心,没想到的是经过我的训练指导,学生接受得非常好,创作画的布局,线条、色彩都表现得很好,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延长了几分钟,但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发现他们意犹未尽,孩子的每幅画都展现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应相信学生,他们总是有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一面。
为了更好地上好美术课,发挥美术课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艺术魅力,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摸索将美术课教学同课改接轨,与从生活同步。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2]姚红娟.浅谈美术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师,2014(2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