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2017-03-23王宗耀
王宗耀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理当回归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将目光投向学生生活,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就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生活化途径提出三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生活素材;数学实践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我们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很难调动学生兴趣,课堂教学未能联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学习质量迟迟难以提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一、挖掘生活素材,教学内容生活化
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非常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依据教学需要,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依托生活现象,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人教版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一年级认识图形、认识钟表,二年级长度单位、认识时间,三年级认识时、分、秒、长方形和正方形,四年级观察物体、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五年级位置、简易方程,六年级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在讲到这些内容时,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认识时、分、秒”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这样设计教学:在黑板前挂一只时钟,给学生布置2秒钟起立、2分钟做一道数学题的任务,让学生感受时间长短;教师可告诉学生10时上课,11时下课等概念,让学生初步认知计时方法。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广阔的生活海洋中蕴藏了取之不尽的数学宝藏,教师应善于从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降低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难度,使学生爱上数学,排除畏难情绪。
二、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方法生活化
世界上的每一个空间和每一段時间都有数学现象的存在,小到一分一秒的流逝,大到高楼大厦的修葺,无时不需要、无处不需要用到数学知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境,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形知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数学知识。
以教学三年级“多位数乘一位数”章节知识为例,在讲解“口算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购物情境:妈妈到菜市场去买菜,白菜的价格是每颗3元钱,辣椒的价格是每斤4元钱,猪肉的价格是每斤15元钱,买2棵白菜需要花费多少元钱?买2斤辣椒需要花费多少元钱?买2斤猪肉需要花费多少元钱?学生都有过购物经验,每天都要吃饭,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顺利导入所要教学的内容。
小学生正处在逐步积累生活经验的过程中,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在与生活场景对比的过程中提炼出数学知识,找出数学规律,为相关数学概念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开展生活实践,教学评价生活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数学知识寓于生活中,数学知识还要用于生活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经历过实践,学生如何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在教学六年级“圆”知识的过程中,讲解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相关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请同学们放学回家的时候,观察马路上的交通工具,看一看公交车、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四年级学习过三角形知识,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学们仔细思考,想一想可将车轮设计为三角形吗?结合本次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开展数学课程评价,教师不应将目光局限于学生考试成绩上,而是要为学生制造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结果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现数学作为应用性学科的课程理念。
华罗庚曾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生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广泛联系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使学生能真正学习致用,实现数学课程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J].数学教育研究,2013(7).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