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2017-03-23王清
王清
摘 要: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习惯;培养
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教师认真研读重点篇目文章,努力挖掘教材中具有吸引力和思考价值的知识信息、激活学生的内部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
一、预习“四步走”,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读”——将课文读通、读快、读准。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读”是预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師要严格要求学生读快、读准,在阅读中悟情、悟法,解答心中的疑问。多样化的“读”技巧,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如大声朗读,轻声慢读,集思默读等。
“查”——帮学生解决生词难关。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有好多难以理解的生词。这时,语文教师应提醒学生随手做好笔记,在书上或预习本上把一些易错的字词记录下来。多义字的理解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在文中去体会,去感悟。切忌学生照搬参考答案,遇到相关历史名词以及科学术语,鼓励学生网上查阅或者去图书馆进行翻阅等。
“画”——将文中一些关键词、重点句段做特殊标记。语文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不同的符号应用,例如:“--”“──”“~”“√”来标记文中的重点、难点。此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文中一些精彩的描写、具有深刻意义的段落让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标记方式进行标记,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问”——帮助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都有一种惰性的学习观念,认为老师上课一定会讲,不肯花费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这种懒散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针对这种现象,应当要求学生将自己心中的疑问在书上做重点标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看谁提得多、提得好。激励学生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寻找疑点:写作技巧如何?多义词的用法?通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又或是文章作者时代背景等。此外,语文教师应当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适当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对他们提出问题的态度给予肯定,对一些站在独特视角进行提问的学生进行表扬,借此激励其他学生动脑筋提出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灰雀》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关系,提前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莫斯科的地理位置,列宁喜欢的那只麻雀有什么特别?麻雀的外观如何在文中做重点标记。学生对文中不明白的字词和语句可以自主进行查阅资料,或者记录在预习本上在下节课进行课堂提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为下节课高效地教学打下基础。
二、发挥预习作业的教学作用,增强学生自主预习的信心
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完成课前预习的能力。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还应当明白课下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至关重要。
例如,在教学《燕子》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应当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春天来了,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回来了,你们知道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吗?此时,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有两个翅膀,尖尖的嘴。”也有的学生说:“我家的屋檐上有它们的家。尾巴像剪刀一样。”这时,语文教师说:“大家说得都很棒,小燕子不仅可爱、漂亮,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完成课前预习,下一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小燕子的生活,跟小燕子做真正的好朋友。”学生此时兴高采烈:“好!”此时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预习作业:
(1)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上网查阅下面词汇并解释词义“俊俏”“掠过”“偶尔”“光彩夺目”。
(2)通读文章,标记文章的段落,数清本文有多少自然段?
(3)认真研读课文,将文中跟小燕子外观描写有关的句子进行标记,并且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
(4)将文中一些不懂的段落进行标记,下节课课堂提问,看谁提的问题更有水平。
课后作业的巧妙布置,为下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功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对于今后的语文学习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手段,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完成有质量的预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效也有积极作用。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语文教师肩上的任务也相当艰巨,为把学生塑造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郭菊.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浅见[J].青海教育,2014(Z2).
[2]李会霞.论小学语文预习的引导[J].学周刊,2016(26).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