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知法,守法,护法

2017-03-23陈瑞

新一代 2016年18期
关键词: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学生管理

陈瑞

摘 要:高校是以育人为主,在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之前,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知法、守法、护法,要以法为重、以规则为先。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国家要立足于世界,要建立自己的威信,也就必须要依法治国。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直指:“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关键词:法律意识;教育;法制观念;学生管理

一、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好榜样,做好法律的“传教士”

要有正确的法律意识,首先需要了解法律、学习法律。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将法律知识不断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产生法制观念。在传授的过程中还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明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通过法制来约束自己,正确树立三观、养成良好的品行。教育学生知法和守法,是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教育领地,通過教育讲座,唤起青少年大学生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也要充分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明白学生意识的根源在于“老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非常大,如果教育不当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普及渠道。如:印发法律读本、分析案例、开设讲座、播放法制教育影片等等。法制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对法律进行初步的了解,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样的进行维权,其次就是通过法律知识,了解到什么样的行为是损害国家的利益、侵犯他人的权益,以及违法的严重性,学生管理者通过教育能让学生懂得按章办事,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遵守法律法规,这不光是是对学生个人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责任。

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通过普法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法律走进校园,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一)举行“法律知识”课外活动。印发《法制教育》读本;开设法制讲堂,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

(二)观看“法制教育片”。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法制案例宣传片,加强了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守法的自觉性,远离“黄赌毒”。

(三)和家长联合采取双管齐下的教育形式,加深学生自觉遵守的法律的意识。要动员家长参与到法律学习教育中来,通过以家庭为单位,围绕法律与文化、法律与道德、法律与社会,举办重大法律事件讲座、组织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教育活动,使父母与子女共同建立起一种内在的法律信念,从内心的深层情感上自觉接受法律,树立法律信仰,促进整个家庭法律素质的提高。

(四)定期展出法律知识专题画报。展出法律知识海报。发动学生从报章杂志、网络收集有关法制教育方面的资料,让学生步入法律殿堂的大门。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五)举行法律交流座谈会。邀请当地司法部门,开办“模拟法庭”,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公平的使者,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也是惩治犯罪者的使者。

三、耳濡目染,让法律意识在大学生时期生根发芽

由于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复杂的社会生活给心智远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了视觉、心理、物质等方面的冲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世界上绝大多数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早期法制教育的缺失造成,所以有专家对此提出通过法治途径,推动包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内的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修改和完善,以应对社会发展的一些负面的影响,给未成年人的思想带来一些困惑,为提高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就得对现行未成年人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犯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犯罪年龄相对提前。因此,未成年人不仅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而且学生管理者还必须做好正确的引导和法治教育,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学生能真正的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哪些行为构成违法与犯罪,就是要使自己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与此同时,也要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校园内,存在着很多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现象。有的学生在楼道里嬉戏追赶,上下楼时互相打闹;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打架斗殴等。因此,学生管理者要把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首先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德育与法制教育实行综合化教育;其次融合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两者内容交叉、功能互补;最后有效实行德育与法制教育的综合教育方法。

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发展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是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大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为大学生成长提供了良好学习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氛围,也我国高校一直所重视的,更是我们学生管理者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学生管理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分析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浅议新闻工作者的法制观念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