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机”

2017-03-23张锦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思维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想实现优质、高效、轻负,不外乎在预设和生成、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提问和答问、教材规范和教辅创新、优生和差生等等这些对立统一问题上的研究、探索,而这些对立统一问题我们是否都可以归结到“阴与阳”、“动与静”的范畴上来呢?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大到宇宙,小到一粒尘埃,都有其存在的自然规律,即一物一太极。每一堂课都是“太极”,是追求“道”、“理”的过程,其要点也就离不开阴阳永不停息的动静变化。这里笔者试着以“动静之机”的理论反思、总结一堂优质课中的教学片段,内容为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分配律”。

关键词:教材规范 动与静 思维

一、动中求静

“时值春暖花开,中心公园要用盆栽的鲜花围一个长38米,宽22米的长方形花坛,这个花坛的周长有多少米?”“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并列出算式?”还没等老师读完题目,大部分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解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再静思三秒钟,以确定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所列出的算式是否正确。”

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当然是好事,但是马虎、草率也往往是这类学生的通病。在屡次检测中,老师们不难发现:成绩真正优异的学生并不是那些上课思维敏捷、表演欲望强烈的学生,而是那些沉稳踏实、慢条斯理的学生。每当课堂提问比较简单,有较多学生想争抢着回答的时候,老师都可以要求学生静思三秒后再回答,使得每一位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对于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来说,是提供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是有帮助的。同时,对“冲动”的学生有意识地注射“镇静剂”,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动中求静”的策略,正是对学生从小三思而后行品质的培养。

二、以静待动

三秒钟后,老师叫了一位王同学解答问题,王同学答:“38加22乘2。”老师听后不动声色地拿起粉笔,慢慢转身准备板书。等写到乘号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位学生在背后轻声地说:“还要加个括号……”这时老师转身问王某某:“你对刚才的回答需要更正吗?”王同学回答:“需要更正,应该是38加22的和乘2。”“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列式的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的和乘2。”

在听完王同学的第一次回答后,这位老师可以有N种处理的方式:大家说,他回答得对吗?请你再想一想。有谁对他的回答要补充?……这些也许都能创造出看似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唯有“以静待动”才是全面掌控学生学习现状的有效招式。这时的“以静待动”并不是无所谓和无所为,而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师以禅定的心理状态感应着同学们对王同學回答后的反应,等待学生自我纠错时机的到来。不妄为,反而没有什么事不能成功!

三、“客”随“主”动

老师根据王某某的回答添上括号后,紧跟着问:“有不同的解答思路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老师走到章某某的身边,做了个手势,“请说说你的解答方法!”“38加22加38加22。”看得出,当时老师心里咯噔了一下,也许这个答案并没有在她的课前预设范围之内。这一课堂生成虽然在“有不同的解答思路”范围内,但就“乘法分配律”这一教学目标来说,显然不够高效。不过,这位老师有着较好的课堂驾驭能力,顺势引导:“请说说你的思维过程!”“求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就是求长方形一周的长度,把4条边依次加起来就是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嗯,从周长的定义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的直观!”老师一面表示肯定,把算式38+22+38+22写到黑板上。一面思考着如何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对于章某某的算式,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老师环视后说:“请潘某某回答。”“38乘2加22乘2。”“你又是怎样想的呢?”“两个38相加也可以用38乘2来计算,表示长方形花坛两条长的长度;22乘2表示两条宽的长度;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全班同学为她清晰的表达鼓掌)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习的客人,客人只有时刻洞察主人的动向、志趣、心理才能“相交甚欢”。 当课堂上出现预设之外的意外生成时,教师是视而不见,还是热情待之?若选择前者,肯定不利于学生积极的建构活动,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选择后者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能否睿智地处理,抓住这一“意外生成”带来的契机,耐心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改正,“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生成”出正确的认识。这位老师用简单的“对于章某某的算式,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回到了老师预设的直奔教学目标的轨道上来。这才是“客”随“主”动的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四、静即是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一问一答的双边交流是“一动无不有不动”,不过,学生的这种“动”其实是“被动”,其思维是受到老师“提问”指向性约束的。也就是说,这种“动”恰恰是学生思维最“静”的时候。

在得出(38+22)×2=38×2+22×2这个等式,并计算验证后,这位老师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老师只是在课件中依次定时出示了学习任务单:

1.请自学课本P26页内容。(7分钟)

2.请根据这节课所学内容列出一个类似的数字等式。(2分钟)

3.请根据这节课所学内容列出一个类似的带有图形符号的等式。(2分钟)

4.请根据这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出一个字母公式。(1分钟)

5.请你用一句话总结这节课学到的乘法运算定律。(2分钟)

其中,在反馈2、3两项任务单时,学生表现最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最高,内容最为丰富。答案比较有创新价值的如:

(小明+小红)×□=小明×□+小红×□×(青菜+芹菜)=×青菜+×芹菜

在追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列式的时候,解答得也是头头是道。而反馈任务单4、5时,答案较为统一。

可见,只要目标明确,时机得当,“静”往往是无极限的“动”——“静即是动”。 学生在此时的“静”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的实质性进展也是巨大的。

大道至简,简单并不是幼稚单纯,更不是敷衍了事,是成熟后更高级别的智慧。课堂教学中的“动静之机”在于老师发现学生当前有什么“动静”,老师该采取怎样相应的“动静”才能融合,而不是“老师走老师的教案,学生进学生的知识”。

作者简介

张锦立(1972年11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浙江省嵊州市,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大学本科,工作单位:嵊州市三江街道章村路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乘法分配律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基于学情,把握本质,深层建构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乘法分配律》的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