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点探究

2017-03-23陈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四年级教学工作阅读能力

陈辉

摘 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与其密不可分的语文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而小学语文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却不顺利,本文笔者就此问题展开阐述,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工作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方法 四年级

一、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朗诵课文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朗诵课文的学习方法和角色扮演既有相似的部分,也有不同之处,角色扮演需要学生之间互相配合,每一个学生负责其中一部分内容,扮演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这固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其他部分理解不深刻,而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拥有角色扮演的优点,克服了角色扮演的缺点,更是具有角色扮演所没有的长处。[1]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要求学生对文章的主体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在朗诵过程中语气的缓急,语调的轻重表达出来,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第八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学生在朗诵时要多用疑问、探究的语气,而在第四单元中课文《白鹅》、《猫》等学生要感到作者对动物发自肺腑的喜爱,在阅读的时候语调要轻快。除此之外朗诵课文的方法还有其他方面的妙用。儿童是好动的,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其好动的天性就决定了儿童在课堂上注意力不会集中太长的时间,而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影响听课的效果,很可能会漏掉重要的知识点,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使用一点小技巧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了。教师可以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的方法来集中学生注意力。[2]

2.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语言类科目教学的内容都大致可以划分为对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训练,其中听与说比较基础,学生能够较为容易的学习和掌握。至于阅读与写作能力,则比前者的难度就大多了,写作可以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最难的,现在小学生的作文和日记中有许多问题,一是抄袭,抄袭作文书中的作文,而不是写生活中发生的事;二是流水账式的写作,机械的记述一天中发生的事,文章枯燥无味,没能体现生活的美,文字的美。三是学生写作文就像挤牙膏,想起一点写一点,毫无顺序,缺乏逻辑性。

写作建立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在大量阅读中,积累词汇量,掌握恰当的运用词语的方式,学习模仿名家的写作方式,最终掌握能够写出优美的文章,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在阅读课文时,教师要要求学生能尽可能多的掌握文章所蕴含的信息,分析作者的观点,情感等。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文中,在学生阅读过两道三遍课文后,教师可以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涉及了哪些人物?教给我们什么道理?在学习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读完这篇文章后又什么感觉……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兼顾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

3.培养学生独立思探究和创新能力

读书和学习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给教师的启示是:在教学工作中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善于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胡适先生有句名言是“读书要在无疑处有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贯彻这个理论,去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学生要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质量不一样的铁球却是同时着地?为什么比萨斜塔斜而不倒?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了人们还没发现之前两个铁球不是同时着地的理论是错误的?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也可以去查阅书籍资料,还可以去询问老师……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是一天能建立的,需要学生好教师共同的,长久的努力。[3]

二、为学生建立阅读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开展阅读教学模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四年级的孩子正属于小学关键时期,作业也比较繁多,每天大量的作业,已经使他们精神压力足够大,所以,我们开展阅读教学,是要给他们减负的同时让他们高效率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的世界丰富多彩,阅读中有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有动人心魄的警匪故事,有慷慨激昂的民族英雄,有巍峨壮观的大好河山等等,这些无不吸引着小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精彩传递给他们,让他们主动被语文阅读所吸引,对每节语文课都怀着期待的心情,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与老师配合,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吸收。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三、在阅读中思考

富兰克林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思考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道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接触阅读许久,我们需要教会他们探索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不思考,他们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停留在文章表面。通过思考,他们会发现自己的困惑所在,进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自己的记忆,对阅读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例如在讲述《文成公主进藏》这一节课时,可以首先布置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例如,文成公主有哪些和亲的理由?文成公主进藏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文成公主给藏族带去哪些先进的东西以及技术。在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意义以及搜集文成公主进藏的其他民间小故事。因为阅读就是一个个故事,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积极参与的心理,而独立思考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有一个更加透彻的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结语

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高效且值得推崇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对课堂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四年级是小学生涯比较关键的阶段,在此期间,教师一定要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提高小學生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而且可以锻炼大脑思维,对阅读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所以对于以上总结的阅读教学的要点,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坚决贯彻,并且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在实践中逐渐完善阅读教学体制。

参考文献

[1]焦自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点分析;吉林教育;2013年23期

[2]黄爱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姚孝国;小学语文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初探;快乐阅读;2015年12期

猜你喜欢

四年级教学工作阅读能力
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关系研究
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让作文教学更快乐
巧为径,乐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