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创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7-03-23匡增杰
匡增杰
[摘要]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实践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着人才总数不足、人才结构不匹配等突出问题,这对当前我国传统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探索高校与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构建一套完整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深入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办学战略。
[关键词]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1008705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发展对外开放战略。作为新时期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完成“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 这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此背景下,我国特别是上海对复合型、应用型、涉外型的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面临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将国际商务人才列为国家紧缺型人才。但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既反映了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缺陷,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国际商务活动的有效开展。面对自贸试验区不断改革、发展、创新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合格的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并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国际商务学科的发展水平,是相关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着力对接和满足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对当前的国际商务人才方案进行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使未来的国际商务人才适应当前自贸区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新一轮的对外开放战略。
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分析
1.1国际商务人才的数量需求变化分析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以来,积极发挥改革新高地、开放新标杆的作用,大幅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吸引了大批服务型企业和跨国公司集聚。首批入驻试验区的36家中外企業(含11家金融机构)中,11家为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截至2015年8月31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共新设内资企业超过2.6万家,注册资本总额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接近4 900家,包括1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投资总额730多亿美元[1]。从新设企业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金融和融资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等。随着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加大、服务业的进一步扩大,其发挥的区域经济的辐射与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提升,将会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落户,贸易、金融、服务等多个与国际商务相关的行业都迎来新的发展机会,这必将催生大量的人才需求。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实践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着人才总数不足、人才结构不匹配等突出问题。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也已经备受人才不足带来的困扰。可以预见,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紧迫。
1.2国际商务人才质量的需求特质分析
从全球各国著名的自贸区(比如德国汉堡自由港、香港、新加坡等)实施实践以及自贸试验区发展趋势来看,当前上海自贸区建设需要的是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即“三型一化” 是最重要的特质。
1) 复合型人才。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对标国际水准,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不断提高开放度和透明度,是国务院方案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这就需要上海自贸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体制[2]。因此,上海自贸区体制创新催生出大量对熟悉国际规则的复合型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国际商务管理能力,掌握跨国公司管理与运作等知识与技能,还要熟悉相关的国际法律、协定、惯例等国际规则和制度,甚至对前沿的国际规则和制度有一定的研究,能够参与制度的设计以及规则的解释。
2) 专业型人才。上海自贸区自建立以来,重点对金融、航运、贸易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并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建设紧密衔接,从而在金融、航运、贸易等服务领域对专业化人才有了进一步的需求。上海自贸区有关负责人就曾表示,目前自贸区急缺精通服务业、金融业、离岸贸易等领域的人才,甚至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3]。以金融业为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近1年的时间内,自贸区内已累计有43家银行业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获批设立了49家营业性网点,并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投融资汇兑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滋生出了很多过去没有涉及的新业务,需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但是能够开展这些专业化业务的人才非常缺乏。在某次针对自贸区内企业的调研中,相关调研结果显示,7成以上的企业表示其自贸区内业务需要更多的金融精算人才[4],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与膨胀的金融业务成正相关。
3) 创新型人才。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两年来上海自贸区一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5]。这就意味着面对自贸区不断发展的新型业务,在自贸区内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员要以前沿的发展理念以及创新的经营战略去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上海自贸区改革与创新任重道远,只有不断培育创新型人才,对接自贸区创新型发展,才能不断提升自贸区活力和竞争力。
4) 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是在全球化竞争中具有国际视野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善于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的高层次人才。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更加开放的对外交流平台,同世界各国开展贸易、金融、航运和服务等全方位的合作,国际化的人才基础是其制度创新的有力保障。今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自贸区内开展国际商务活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跨境交易和跨国管理。与贸易相关的全球通用语言、通用工具和通用管理是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模式下国际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6]。因此,自贸区非常需要一批熟练掌握商务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商务文化、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国际商务谈判的国际化人才。尽管总体来看,上海的英语商业环境相对较好,但面对上海自贸区的后劲发展,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及商务谈判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将极为抢手。
2当前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国际商务教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雷鸟国际管理学院在亚利桑那州沙漠成立,率先在全球开展专门的国际商务教育[7]。经过近70年的实践发展和经验积累,美国已成为全球国际商务教育理念先进、模式成熟、体系规范、手段灵活的代表性国家。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的产生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最早源于职业技术教育[8]。进入21世纪后,为进一步满足中国加入WTO的需要以及提高办学层次,开始有高校设立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但教育部将其设立在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之外,直到2012年才将国际商务专业增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这为国际商务学科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解决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紧缺问题,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国于2010年设立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MIB)[9]。因此,目前我国在国际商务专业的设置上共分为大专、本科以及专业硕士3个层次。其中,共有40多所高校(上海7所)设立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90多所高校(上海7所)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专业学位。
从近年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的发展来看,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办学多元化、多层次等特点,但从目前我国设立国际商务学士和硕士专业高校的办学实际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培养目标趋同化,未能体现出培养高校的个性化培养目标趋同化是指专业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出现的雷同化、一致化倾向。各大高校培养目标的描述基本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制定的培养目标相同,即“培养具备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及其他系统的涉外经济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描述体现了国际商务专业通行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但体现不出不同培养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从专业课程内容体系设置来看,各大高校实施的是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三段式教育课程结构,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一般都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推荐的课程设置,只有专业选修课是由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来设定。这种课程结構必然导致了“规定动作”太多、“自选动作”偏少,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出现了高度一致性,无法满足高层次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也无法体现出不同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以及学生的职业导向。
2.2培养模式未能与上海自贸区发展相对接,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严重短缺上海自贸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将会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把研发、投资、销售等总部落在这里,设立采购、分拨和结算中心,发展在岸离岸业务。此外,自贸区里的企业尝试开展国际结算、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跨境电子商务等业务,这和传统的国际商务运营模式和贸易业态有很大的区别。目前传统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未能与自贸区发展相对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自贸区新型业务的发展需要和企业的人才需求,这主要体现在3方面:一是不能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而传统的培养方式与手段与自贸区企业新型岗位的对接模式严重“错位”,这种“错位”就导致了专业型人才供给严重短缺的窘境;二是不能打破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传统国际商务论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复合型人才的短缺;第三,目前传统高校内的教师队伍结构与知识技能结构亟待优化,缺乏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匹配的具有跨学科教育能力的复合型师资。
2.3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导致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建立一套完整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体制,既是上海自贸区业务不断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是当前学生促进自我发展和增强自身社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目前,尽管各大高校在设置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已开始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等。但综合来看,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一套完整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这就导致培养的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远远滞后于上海自贸区对创新型人才的发展需求。
2.4对国际化人才的重视不够,缺乏一套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理念国际商务专业研究对象是国际间商品、资本的流动规律和趋势,其人才培养必须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使其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跨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商务运作能力、跨文化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一门或以上的外语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协作以及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目前,各大高校对国际化人才还不够重视,在国际商务培养方案中普遍缺乏一套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理念,无论是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还是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学生对外交流等方面,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3.1努力探索高校与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创立自贸试验区商务人才基地探索高校与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创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商务人才基地,既是构筑自贸区人才高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对服务业开放新态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10],以及培养创新型高层次商务人才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政策资源、设施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这些资源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高校单凭自身力量难以利用所有资源。政府和企业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两类组织,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与政府和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三方的重要联系点[11]。因此,首先应创新平台共建模式。政府应为自贸区企业和高校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良好平台,构建政府、高校与自贸区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联盟机制,更好地为自贸区发展服务;其次,创新专业人才对口预订培养模式。高校、政府、企业三方按照“专业建设对接自贸区人才需求”原则,由高校邀请政府专家、自贸区区内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共同研究制定培养计划;最后,创新人才互派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一支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渊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导师队伍,可以通过高校选派专家、教授到企业、政府去或者吸引企业高管、政府高参到高校兼职任教。总之,通过建立高校与政府、企业三位一体培养人才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创立自贸试验区商务人才基地,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政府、企业资源的多向融合,达到政、校、企三方共赢发展。
3.2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建立自贸区人才培养机制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自贸区开展的新型业务层出不穷,同时对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因此高校应及时把握自贸区经济发展的脉动方向,改革以往单一面向就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复合型、专业型、创新型、国际化“三型一化”为方向,整合创新教学内容,加大自贸试验区建设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培养力度,着力建立自贸区人才培养机制。一是高级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面向自贸区的专业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二是自贸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自贸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骨干提供多元化、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培训项目,提高其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应对自贸区建设对政府职能转变及业务创新带来的挑战;同时针对那些对自贸区感兴趣的商贸人士,也将开设专门的培训班,解读自贸区政策与贸易、投资、金融、法律等方面的实践内容。通过以上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化以及培养手段创新,建立自贸区建设紧缺急需人才的培训基地或培训平台。
3.3积极构建一套完整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一套完整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首先,要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这既包括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包括课外创新教育体系建设[12];其次,开展大学生学术科研创新活动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学术科研创新活动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结合上海自贸区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应用性、创新性研究类项目以及社会调研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不断研究,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最后,构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可以通过实行专业导师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创新学分等多种途径作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从而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4深入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办学战略,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战略提供现实模拟平台。因此,必须以上海自贸区国际竞争力为核心,推进“走出去,引进来”的办学战略、坚持国际化办学,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首先,应打造与国外一流商科大学合作办学的平台。通过合作办学引进美国等发达国家著名商学院商务人才培养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办学经验,共建高水平实质性合作研究平台或产学研基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尽快达到一个新的水准;其次,应打造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在上海自贸区日益开放、多元化的环境中, 跨文化沟通能力已成为国际商务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可推出联合培养、交换生、夏令营、短期访学、海外实习、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的项目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开设跨文化沟通、沟通原理、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等相关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参与学习提高其跨文化沟通能力;最后,精心打造国际化教学水平高和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国际化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是具有国际化素养的优秀师资。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专业教师、吸引和聘用一批優秀外籍教师、派遣教师赴国外合作大学进行进修和研究、在国际商务专业课上积极实施英语或双语教学等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4结束语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13]。加快制度创新、功能创新、管理创新,形成改革高地,构建全方位开放新优势,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推进这一系列重大创新,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面对自贸试验区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必须打破传统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为自贸区新一轮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不竭的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凤凰资讯.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两周年,制度创新助力企业快速发展[EB/OL].(20150929)[20160111].http://news.ifeng.com/a/20150929/44761341_0.shtml.
[2] 肖林.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试验区[J].科学发展,2015(10):7377.
[3] 姜丽钧.自贸区人才供应面临总数不足[N].东方早报,20140512(2).
[4] 海外网.上海自贸区人才“精准营销”三项策略[EB/OL].(20140801)[20160111].http://huaren.haiwainet.cn/n/2014/0801/c34577820919524.html.
[5] 王丹.自贸区“升级”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N].光明日报,20150422(11).
[6] 沈克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贸易格局下国贸人才培训服务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13(5):2737.
[7] 张晓涛.美国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217223.
[8] 夏励嘉.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特色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9194.
[9] 侯晓虹.美国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商学教育研究——兼议中国现状与改革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1):9195.
[10] 上海培养本地经贸人才服务自贸区[N].上海新闻晨报,20131210(9).
[11] 陈桂香.高校、政府、企业联动耦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分析——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5(1):4246.
[12] 佟绍成,于自强,李昕.构建工科院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3):2830.
[13] 东方财富网.中央政治局: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EB/OL].(20150325)[20160111].http://news.163.com/15/0420/14/ANLB364F00014JB6.html.
AbstractAt present,the practice of Shanghai Pilot FTZ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Pilot FTZ is facing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the talents and mismatching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alents,which posing a challenge to the current cultivating mode of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China. Therefore,we should explore the new mechanism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enterpris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actively construct a complete set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system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further promote the running opening school strategy of "going out and bringing in".
Keywords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cultivating mode;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