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手法在情感教学中的妙用
2017-03-23刘成容
刘成容
摘要:教学反思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文通过从文本和学生实际出发;以生为本,明确教学目标;择时设问,触碰心灵这三个方面,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學价值和凸显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学反思;对比手法;实际出发;以生为本;择时设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49-01
前不久,我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我很珍惜这次成长的机会,在备课环节里,我多方请教名师,让同行观摩,教学设计反复修改,最后呈上的是第七次修订案,最后把学习课文的重点确定为——把握对比,体验和升华情感。
在此,我将从如下进行回顾与反思,与同行分享:
1.从文本和学生实际出发,学习语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开国总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内容简明深刻,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2.以生为本,明确教学目标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单元目标,我将本课目标设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理解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租界内外的大不相同,妇女与洋人,巡警与围观中国人,深入感悟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从同学与周恩来志向的差别中体会周恩来博大胸襟和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对比,通过对比体会情感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周恩来少年立志意向,激发学生意识到祖国强才会有个人理想的实现的爱国情感。
3.择时设问,触碰心灵
孔老夫子在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思考”与“善问”在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则为“教师之教必善问。”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课堂提问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语文课堂教学核心,也是提高教学与育人质量的主要途径。
在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不振"时最初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心骨,牵着学生填鸭似的完成每一个环节,一堂课下来,学生仅仅只是在朗读效果上有些许变化,真正激发学生意识到祖国强才会有个人理想实现的爱国情感,这种心灵的震撼效果根本没有达到。经过反思并多方请教最后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设问一:亲爱的同学们,对比着租界内外的每一个字或每一个词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问二:这里的妇女代表的仅仅是她一个人吗?为什么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却如此落魄,你想说点什么吗?
设问三:孩子们,巡警和围观的都是中国人呀,他们面对自己的同胞,一个不但不惩处,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一个紧握拳头把泪水流到心里……为什么呀?
设问四: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去世后,灵车路过十里长安街,两旁自发的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他离去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这是为什么?
设问五:亲爱的同学们,你为什么而读书呢?
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的回答,课堂上呈现的良好学习生态的景象,令人难忘!
课堂情境再现(略)
课件出示:
通过同学们与周恩来的对比,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每个人不同的志向的差异,让我们体会到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也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富强个人的理想才能实现的情感。
教学反思是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反思整堂课体现的教学价值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语言及因材施教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锤炼,教学效益还应进一步凸显。
学习无止境,教研无穷期。语文教学的探究道路永远在延伸,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只有不断摸索、反思、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