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机制构建
2017-03-23贾亚丽孔庆景
贾亚丽+孔庆景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及社会和谐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作为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金的紧缺成为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首要症结。本文基于发行高收益债券视角,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高收益债券融资创新发行机制,使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破冰之举。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 高收益债券 创新发行机制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常被称为“小巨人”,其群体数量和发展质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达到2.9万家,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专利4万多项。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的河北著名商标达2300项,占2014年全省总量的77%。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我省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在发展、技术、管理、投资和资本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科技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但是对资金的依赖性较高。具体而言,科技型企业从创立到形成一定规模、从产品研发到产业化生产均需以大量資金投入为先导;在此基础上,企业要持续地科技创新,不断地进行科技改造和知识创新以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对资金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而创新所形成的高速成长又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因此,资金的紧缺成为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受其性质、规模及信用等级的限制,在商业贷款上授信比较困难且上市更难达到要求,资金短缺问题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首要症结。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帮助其解决资金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2012年5月,我国借鉴国外经验,颁布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成功引入高收益债券。高收益债券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发行门槛低,对公司发行条件没有严格的要求。这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发行高收益债券、以较低的门槛进入我国资本市场,充分利用“垃圾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尤其是那些风险偏好者,扩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另外,高收益的债券可以有效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杠杆经营,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高收益债券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融资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现状分析
鉴于高收益债券在国外对成长性中小型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取得了重大成功,自2012年6月高收益债券在我国试行以来,截至到2015年已发行504只,总发行金额达到791.11亿元,利率水平处于8.5%~12%之间,无论规模上还是利率水平上,逐年都处于上升趋势。另外,由于高收益债券高风险性,信用担保是降低其风险的有效方式,但发行的高收益债券中有担保的债券仅占3%,而97%的中小企业无任何担保。
高收益债券的推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融资平台。因此,2014年9月,在高收益债券在我国试行两年后,河北省政府与沪深交所签订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合作备忘录》,成为全国第29个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区域。至此,河北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又多了一项融资工具,也开创了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模式。但受到相关发行配套不完善影响,该融资模式在河北省并未得到推广,截止目前为止我省没有一家中小企业实施该融资模式,融资困难仍然是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高收益债券”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作用,成为本文的重要研究目的。
三、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存在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从本质上看并非市场缺乏资金,而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市场失灵,市场资金没有合法的渠道直接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而高收益债券的引入则拓宽了其融资渠道。从短期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初期的发行量不会太大,供应量也未必会在短期内有特别快速的增长,而且在初期,各投资者将首选资质相对较好的企业,违约率相对较低。从中长期看,随着更多发行人的参与,整体资质会下降,违约率可能增大。使其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其主要问题有:
(一)融资成本高,偿付压力较大
对于高收益债券在我省推行受阻,其中最重要原因在于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从发行额度来看,沪深两市的高收益债券募集资金额度较高,基本都在亿元以上,而且对中小企业各方面要求较高,我省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达不到发行标准;另外,从发行成本来看,该类债券票面利率大部分处于8.5%~12%之间,而且发行过程中还会产生承销费、担保费、审计费、评级费等费用。综合考虑成本费用,其融资成本会上升到15%左右,相对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发行高收益债券资本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投入产出周期较长,资金回笼较慢,短期偿付压力较大。
(二)担保机制缺陷,违约风险上升
高收益债券属于高风险低信用债务,没有政府背书和风险兜底作为依托,偿付风险较高。高风险的高收益债券原则上应该更加依赖于担保并体现高收益的特征,但实际中有无担保并未反映出应有的风险溢价。究其原因是大多数担保公司呈现了“担而不保“的现象,担保机构形同虚设,这又进一步提高了高收益债券的违约风险。
因此,在其发行时候有无担保对其风险性影响较大,但从实际发行情况来看,97%高收益债券无任何担保,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约风险的发生。2014年随着“13中森债”“12华特斯”高收益债券出现违约,不能偿付债权人到期债务,引发了高收益债券违约潮,2015高收益债券违约达到137只,比2014年增长了2.98倍。高收益债券违约的事件层出不穷,致使2014年9月才进入高收益债券试点的河北省及其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发行高收益债券进行融资的模式更加审慎。
四、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收益债券创新发行机制构建
2012年我国推出高收益债券,但我省截至目前发行高收益债券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空白,没有充分发挥高收益债券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高收益債券风险高但收益不够吸引投资者。因此,针对高收益债券面临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硅谷银行”模式,构建发行高收益债券的五维视角“蛛网模式”,即以“高收益债券”为核心的“企业抵押+政府担保+证监会监管+投资者参与+中介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力图实现五角度互相支撑、互相制衡局面,实现顺利推行高收益债券,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提供充足资金,促进其迅速成长。具体构建模式如下图:
第一,从企业自身角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增信推行高收益债券,来降低其发行的融资成本。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特性,决定其投入高且对产出风险难以估量,研发的成果能否成功上市,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种高风险特点下,企业要提升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助政府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另外,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一整套的信誉建设体系,包括建立独立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具体处理企业信用申请、参与信用审核、审批信用额度、财务信息披露等信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通过信息对称提升自身信用;最后,企业可以借鉴“硅谷银行”模式,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知识产权做抵押等措施,为顺利推行高收益债券提供根本保障。
第二,从政府角度,政府应该营造投资者信任的经济环境,制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应用高收益债券融资管理办法,为高收益债券推行搭建信用平台。例如政府可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基金账户,其资金来源两个渠道,一方面,来自于全省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根据其经营状况计算缴纳金额;另一方面,来自于政府每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对于基金账户资金的使用,主要针对发行高收益债券出现违约企业,帮助违约企业度过难关。当企业进入正常发展轨道时,需为其使用基金账户资金额度按照同期投资收益率上交利息费用,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第三,从投资者角度,投资者首先应该对高收益债券有清晰定位,另外,在认购高收益债券时需考虑其发行是否有担保、担保的本金覆盖率有多高、担保或者抵质押为的处置难易度、企业自身的资质如何。通过详细可行性评估之后,来做出是否认购高收益债券的相关决策。
第四,从中介机构角度,高收益债券由于是采取备案制进行私募发行,承销商对发行企业的资质审核尤为重要,也一定程度上会对承销商的风险控制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带来挑战,考核其筛选能力和内核控制机制。而且承销商在发行高收益债券时需将发行企业具体信息披露给投资者,降低其经营风险,平衡其承揽业务与风险控制的矛盾。
第五,从监管角度,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比率相对较低,所以其经营状况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形势等信息外界不能获得,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需完善信用监管及信息披露相关制度,提高投资者对高收益债券的信息透明度,降低违约风险。另外,监管部门需制定完善的担保制度,对担保公司担保额度和连带责任进行明确规定,避免出现“担而不保”,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最后,在进行普及高收益债券相关知识后,应放宽高收益债券认购条件,让个人投资者进入债券市场,为活跃高收益债券市场以及长期发展提供条件。
五、结论
由于高收益债券发行对企业要求较低,对公司的规模、信用等级、经营状况等没有严格要求,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没有深入的披露,导致高收益债券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如何整顿高收益债券发行的外部金融环境、如何提高发行债券企业自身诚信度,从而保证发行债券企业质量、维护发行与投资双方利益,降低债券违约给地方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债券市场良性发展是推行高收益债券关键。本文提出了推行高收益债券的五维视角“蛛网模式”,为我省正确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保证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避免给地方资本市场带来金融风险提供理论依据,也希望能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宋光辉,董永琦,吴栩.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及融资体系构建——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J].财会月刊,2016(1).
[2]宋光辉,田立民.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6(2).
[3]杨舒.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政府角色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论文,2015.
[4]陈游.破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密钥——科技银行经营模式解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5]邱玉兴,韩佳.融资能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16(6).
[6]李娇.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现状及风险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7]李江娜.技术创新、规巧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5.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项目“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冰之举——基于发行高收益债券视角”(编号154576274)。
作者简介:贾亚丽(1978-),女,河北保定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孔庆景(1984-),女,河北邯郸人,管理学硕士,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