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课堂教学阳光化

2017-03-23王宙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王宙

摘要:在当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阳光教育与多元智能理论的结合将是课堂“阳光化”的一种主流方式。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践,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被关注,被重视以及被爱的感觉,是让教育更阳光,孩子更温暖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阳光教育;多元智能理论;个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40-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程改革初期,多元智能理论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指明了可操作的范畴。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教育学理论,它打破了固有的传统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们可能被激活,也可能被埋没,这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例如:个体的自身努力、家庭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加德纳将这种潜能具体划分为8种类别: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探索智能。这些智能相对独立,但也不是毫无关联的。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通常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智能共同发挥作用,比如开车时既要用到空间智能调控方向,又要适用身体运动智能换挡和转动方向盘。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是可塑造的,都有其擅长的地方,这与“阳光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我看来,多元智能理论与“阳光教育”有许多的共通点。如何将这些共通点实施于课堂才是最重要的。

一、关注差异,乐在其中

“阳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爱智共育”的教育,让教学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生命的平等性决定了“阳光教育”教学目标的全体性,而生命的独特性又决定了“阳光教育”教学目标的个体差异性。而多元智能理论就是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展开探讨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倡导“为理解而教”,旨在通过对每个学生个体智力的发展状况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结构,这也是符合“阳光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每个班级都有所谓的优等生和差等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学校的教学有一定的教育目标,没办法配合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让学生尝试着在学习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每次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然后稍做整理,接着在我的课堂中都会试着融入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会教他们演唱歌曲,然后小组评比哪个小组演唱得更动听;在教学《哪吒闹海》时又会和他们一起根据课文描述把哪吒的形象画出来,看看谁画得更像;在教学口语交际“做客”这一部分时又会请同学们上台表演,评选最佳男女主角等等。在活动中调动课堂气氛,维持孩子的注意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够体会到教师的爱。

二、关注强项,自得其乐

多元智能理论不同于传统的智力观,它不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程度来片面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而是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结构中都存在着某一方面的强项,也有一定的弱项,智力水平是由多种智能通过多方式多排列组合而成的,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乐观向上的儿童观,教师秉承着积极的儿童观,正确看待每一位学生,自然能与学生产生和谐互爱的师生关系,这也正是“阳光教育”所推崇的师生关系。“阳光教育”重视师生间民主平等地学习知识和交流情感,只有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下才能让学生勤于学,乐于学,并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学校生活其实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教师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学生,学生就能够从中提高自信,对教师也能敞开心扉,在此过程中渐渐获得阳光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阳光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一节课45分钟,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在这45分钟的时间里始终集中注意力于课堂,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利用孩子的强项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对于朗读课文的部分,我会特地找一些朗读的好的同学起带头作用,不仅能让这位同学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被肯定,又能让其他同学体会到朗读的美。对于总结性的问题,我会找概括能力强的学生来回答,既能增强该学生的认同感,又能让其他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概括课文内容。学生的示范效果要远远超过教师的指导效果。同时,在课堂中,我总是致力于以表扬为主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不以片面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不以否定的句式来给学生打击。例如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会尽量引导他答出正確的答案,再予以表扬“你知错就改,非常棒!”假如在课文朗读上出现错误,我也会引导他继续朗读并表扬他“你读得比第一次更好了!”点滴的进步也要进行鼓励,这样才能给孩子增添前进的动力。

三、关注主体,寓教于乐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这就要求学生改变被领导着去学的状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而“阳光教育”中对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的要求较以往的教育而言也有所提高。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关注学生的智力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差异来设计教法,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表现。“阳光教育”主张学生应该自主的学习,教师应当突破整班统一教法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教师应努力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根据教学内容让孩子用自我代入的方法融入进课堂中,例如在学习《三袋麦子》时,每一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式,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在你吃光麦子时你是一只怎样的小猪,在你保存麦子时你这只小牛在想什么,在你种下麦子时,你这只小猴心里又在打着怎样的活算盘。设身处地地为人物着想,才能真正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教学设计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材料力学》课程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