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阐释的两种路径

2017-03-23柴文一

文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私有财产生态思想异化劳动

内容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包纳马克思重要的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入手,马克思找到了解决社会弊病的唯一路径,即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之路。如果说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系统阐述显性地表明其丰富的生态思想,那么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乃至二者互相作用的关系批判其实就是隐性地闪现马克生态思想意蕴的哲学光辉。笔者从马克思对生态思想阐释的显性路径、隐性路径分别进行论证,论述马克思在《手稿》这一文本中深刻的生态思想。

关键词: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私有财产 生态思想

一.绪论

在马克思相关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有关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讨论一直争论不休,有些知名学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探讨的核心议题主要是对于资本主義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进而对私有财产展开深刻批判,认为对《手稿》中生态思想的挖掘是不分主次的没有学术价值意义的研究;而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虽还没使用生态这个词,但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中却体现出了其深刻的生态思想。

对此,笔者不完全赞同以上两种观点。笔者毋庸置疑地坚持和赞同马克思在《手稿》核心话题是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问题探讨,但笔者认为在文本内有关马克思生态意蕴的思想体现也不容忽视。以下,笔者从马克思对生态思想阐释的两种路径分别论证,着重论述马克思在《手稿》中深刻的生态思想。一种是显性路径,即通过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论述中彰显出马克思大量的生态意蕴的思想;另一种是隐性路径,即通过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批判进而展开对私有制下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批判论证共产主义必然性中透视着马克思生态思想意蕴的理论光辉。

二.马克思《手稿》生态思想阐释的两种路径

1.显性路径

《手稿》中蕴涵马克思生态思想突出表述是对人与自然、人和人关系进行的详细论证部分。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无论是在人的类生活的肉体层面、理论领域、实践领域还是人的精神生活上,自然界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践的无机界。“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i提供物质资源,不计回报地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富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储藏室,为我们人类提供丰厚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是人们保持活动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认为不论是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界对人类的赐予,自然界给予人保护,人离不开自然界。同时,马克思还提出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互联系即大自然为人类供给精神食粮。

自然为人之自然,人是自然一份子。自然之所以称作自然,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发现的主动性导致的结果。如果失去人的存在和活动,这个动植物生存的弱肉强食的无机界可能便会呈现出另外一幅生命场景,但必然不是今天人类探讨不休的自然了。在文本内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导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的、人的身体。”ii可见,自然界的存在是为了人保持生存和实践而存在的外部世界,是人的身体。反言之,当人消失这种自然界便不再是自然界,它只能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花园或者动植物园。虽然对自然敬畏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类思想的共同出发点。这种不自觉的相同不仅是人对外在世界的无知的表现,笔者认为它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主体认识的共同特征的体现,即是说人是来自于自然又归为自然的纯碎。尽管这种感性的情绪中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寻求主体意识中逐渐丧失,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思想却值得生活于“资本—物化”时代的人类进行反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的逻辑范式的漩涡中,人类对自然界的需求变成主体利益的强迫欲望,即人与自然对象关系的失衡与扭曲。资本对利益的永恒饥渴和持续疯狂的本质,必然使得人类无法逃避资本逻辑的陷阱。因此,人类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内对资本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反思,并寻求科学理论方法解决这种全球性生态危机浪潮变得至关重要。

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详尽辩证中,提出的自然有限性。也就是说人类不能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索取,即必须遵循大自然的法则和自然规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因而自我意识只有通过扬弃它的对方(这对方对于它被表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才能确信它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就是欲望。”iii相对于黑格尔的观点,不难看出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就是满足人类欲望无止境、让人类达到对自我确信的存在前提。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辩证认识的提出无疑是对西方形而上旧哲学二元论的超越,也是马克思重视自然作用的生态思想直接体现。尽管这种体现是立足以人类为中心思维下的表露,但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其实就是马克思对保护自然生态意蕴的思想显现。

2.隐性路径

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社会矛盾不可解决的产物。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之间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联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各种弊病,批判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的国民经济学家遮蔽了劳动背后的真正本质而对雇佣劳动制度的装饰和为其披上合法外衣的伪善。正是在这种严词批判之中,马克思隐性地闪现了他睿智的生态思想意蕴。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iv这种虚妄的靠欺骗的生存模式中,劳动者与其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产品成为独立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人沦为产品的工人、奴隶。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认为这种劳动异化是一种对人泯灭人性的、是惨无人道的奴役和压榨。提出这种制度便是导致工人赤贫、社会两极分化的最大的罪魁祸首,是对人性的压迫和无情摧残的主因。马克思曾在他的书中写道:“工人已变成机器的简单的附属品,他所担任的只不过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极其单调的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也就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命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v其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的赤裸裸的剥削和资产阶级的丑陋本质。马克思揭示异化的结果即人成为“不是人”的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生存关系,变成了资本家的利润来源和对象。即劳动者越努力工作,越失去自我,越被自然界所奴役。“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 规律。”vi资本的巨大能量是资本能够持久保存世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资产者把牟取的利润视作生产的根本目标,而资本则只能是其追求超额利润的媒介,他们通过控制资本来把握资本的灵魂。在欲望的诱惑中,资产者渐渐被资本所掌握,被资本的本质所控制,忘记了原有的伦理和一切原来老旧的联系。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天然的模式被戳破,一种赤裸裸的对自然的索取而逼迫自然不断走向人的对立面。

资本、异化的统治时代,带来的可能是无法解决的人类难题。濒危的生态环境、大气与海洋污染、人口过剩、资源枯竭、濒临灭绝的物种等等。这种现实表象与马克思在《手稿》论述资本的摧毁性如出一辙。生态危机的愈演愈烈和异化劳动中资本的控制具有重大关系。资本使得资本家丢掉了原来的伦理道德和善意而异化成为自己对立面的存在物。资本侵蚀资产者的意识,使其成为只追逐利益的资本家,打破了温情的家庭关系,把其变成了一种直接的纯粹的金钱交易。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可调解的突出体现。为了解决工人受苦难的现状和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马克思提出对私有财产进行批判的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在《手稿》中核心的议题是通过批判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初步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范式,认为共产主义即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内马克思强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vii共产主义作为是否定之否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必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达到彻底和谐统一的体现。马克思深入浅出地表述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得到的应然结论。而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批判阐释共产主义的实现即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实际不自觉地隐性层地透视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意蕴,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2007年11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学明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深刻谈到道:“人类社会从脱离原始社会以来,已经经历了三种文明状态,现在要向第四种文明状态转变。”viii显然,人类历史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正趋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是任何非自然力量可以阻挡的。因而,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的生态意蕴思想必然在人类生态文明转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价值,尤其是对眼下中国“五位一体”全面建设发展更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黑格尔.精神现象(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73.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约尔·杰伊·卡西奥拉.《工业文明的衰亡》[M].重庆出版社,2015.

[6]彭福扬,彭曼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

[7]金瑶梅,刘景钊.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路——陈学明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8.

注 释

i 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ii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iii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0.

iv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6.

v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73.

v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4.

vii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5.

viii 金瑶梅,刘景钊.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路——陈学明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8.

(作者介紹:柴文一,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私有财产生态思想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研究
基于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分析
道教土地伦理思想探析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