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传播
2017-03-23谭跃越
内容摘要: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即外语学习者要发展的是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文化的交际能力。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同时对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将母语文化传播出去的前提下,跨文化交际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词:跨文化 外语教学 母语文化
一.前言
外语教学不仅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 更是一个了解不同文化、拓展思维方式以及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通过学习外语,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接触和感受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融合。所以,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的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
“交际”一词本身就含有相互沟通的意思,也就是说是指交际双方“双向”的信息流通。然而,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很多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无法体现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等等。没有中国文化的输出,跨文化交际就成了单向的文化流动,就能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反思一下外语教学了。
外语人才不仅仅是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还应肩负着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使命。既然是文化交流,就不能单纯是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同样需要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刘润清先生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跨文化交际不等同于外来文化的单向灌输,母语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缺一不可。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明确指出了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外语教学中的严重性以及提出了改善这种困境的拯救措施。袁芳从外语教学的目标出发,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改革指导思想,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树立知己知彼的文化观,探讨了,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李海刚通过对高校英语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这些研究和探索都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改革的方向。
三.母语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的策略
首先,我们应对外语大纲和外语教材进行改革。增加本土文化内容,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重视向学生传授用外语表达中国文化现象的语言技巧,学会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再者,语言教学不能不考虑学习者的目的和未来可能交际的对象。以英语为例,目前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都注重能满足今后的工作需要,然而,现行的大多数英语教材都是以灌输英美文化为主,只满足了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需求,却未能满足他们跨文化交际的需求。笔者认为还应适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适合本土文化的英语教材,教会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本国文化。
其次,对于外语教学来说,语言能力的提高固然非常重要,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样不容忽视。外语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使学生了解本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和全面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使自己具备更全面的人文素质。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使外语教学更接近本土文化,强化学生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主体文化意识,既要正视外国文化,又要重视本土文化,这样既可以对外国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传播本土文化的能力。当然,文化不是教师可以靠几堂课轻松传授给学生的,更需要在具体的语境里习得,外语教学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语境中的语言使用操练。
另外,学习一门外语,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本族语使用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必然也会带到我们的身边,想要脱离它的影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始终记得,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态和姿态进行中西文化的交流,在以开阔的胸怀接纳多种多样的文化的同时,正确和全面地认识本土文化,从而也让外国人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四.结语
跨文化交际离不开母语文化,对中国学生来说,学习、理解和熟知优秀的中国文化是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如何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不被自己的文化传统所限去学习和借鉴他国的优秀文化,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质教育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人应当保持自身的主体文化身份,与其他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尤其是要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文化,这是我国外语教师与学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李萍.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教学[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2.李秀梅.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2012(05).
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2015年度重点课题: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模块课程及团队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编号:WYZD150002。
(作者介绍:谭跃越,沈阳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