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孤独的意蕴
2017-03-23王雪艳
内容摘要:孤独是古往今来人恒有之的情绪和体验。唐诗中的“孤独”意蕴丰富,情味深远。文章以唐诗名篇为例,从孤寂、孤穷、孤高三个方面解读与体味唐人的孤独。
关键词:唐诗 孤独 坚持 自信
唐诗有光照千古的独特魅力,诗中几乎每一个意象、每一种情思都有丰富的意蕴。“孤独”是唐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和情怀,然而它绝不仅仅是悲悲切切那么简单。各人有各人的才情,各人有各人的经历,“孤独”也在诗人们的笔下隐含着极其丰富的意蕴等待着读者去品悟。
一.孤寂
无论是矫首望月,还是长亭相送,两行清泪、数声长叹,唐人孤单寂寞的情绪透过纸笔直抵人的内心。这一种情绪在思乡诗上体现得格外鲜明。家乡有什么?父母兄弟、妻子儿女,恬淡的山水、无忧无虑的时光,一切都是那么的温软,充满幸福感,对于长期漂泊在外、客居他乡,尤其是那些前路多艰、风尘困顿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心灵慰藉,最强的精神支撑。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一职。试想他告别妻子,西出阳关,满眼尽是苦寒凄凉之景,联想到自身命运不济,怎能不自伤自感?“报平安”的前提一定是家中亲人的思念与关切。或许正是凭借这一点,诗人才能在漫漫风沙中坚持下来。又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也是如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原先在朝中任宰相的张九龄因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被罢免了宰相之职。此诗就写在其遭贬荆州长史之时,可以想见诗人的愤懑不甘、失落寒心,此时也只有家乡亲人的牵挂透过月光带来慰藉。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当人落寞之时,如果有朋友在侧耐心倾听、好言相劝,那何尝不是一种温暖?诗人们却常常要亲自把朋友连同这份温暖一起送走。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前,时局乱象已生,诗人心忧朝政,又感到无力回天;担心自己,又感到茫然无路。在此种情况下好友即将远离,不由得悲苦异常,既是悲友人,更是悲自己。“无故人”的人除了元二还有诗人自己,举目四望,纵有满怀忧虑,更与何人说?诗人是因为离别而悲苦,因为友人而悲苦,因为自己而悲苦。高适的《别董大》也是送别诗中的翘楚: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短暂聚会后又要各奔东西,彼时两人都处在困顿之中,郁郁不得志,末两句固然是用信心和力量来慰藉、鼓励老朋友董大抖擞精神继续去奋斗去拼搏,但又何尝不是用这种慷慨激昂来为自己打气。
总之,在唐诗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孤寂并不流于表面上的痛苦伤感、凄凉失意,它的背后是诗人们仕途失意、忧谗畏讥、亲友离散、忧时伤世……读懂了它往往便读懂了唐朝人的家国天下、情义珍重,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心灵慰藉的最直接也最柔软的渴望。
二.孤穷
这里的“孤”指的是无人赏识,“穷”则是说前路多艰。古代儒生大多抱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愿,然而达者少穷者多,便生出来许多怀才不遇的哀叹。别看这些诗人借花借水借秋天,动不动便老泪纵横、悲痛不已,但在悲痛之后依然不改进取之心,抖擞精神屡败屡战,这其中蕴含的是一種坚持,对“兼济天下”的理想的坚持。越是坚持,越是悲痛;越是悲痛,越要坚持。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头破血流,仍擦干泪水、跌倒爬起,然后继续奋力前行。这样执着的坚持即便千百年之后读来,依然叫人同苦同悲。如《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尤其是第二联写尽了诗人杜甫政治生活的坎坷,漂泊天涯的困顿,怀才不遇的悲苦。多年来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之感。满怀的落寞痛楚,极尽了无限凄凉。然而诗人并未因此不问世事,反而更加积极进取,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一展平生抱负——“大济天下”。这就是孤穷无奈之后的坚持,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整首诗感情激越,酣畅淋漓地抒发了无比喜悦的心情。诗中再也看不到那个愁苦潦倒的老病之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为国而喜、为民而喜“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形象。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从以上三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在意的不是个人的孤穷得失,心中愁苦之深源于上忧君王,下忧黎民的深挚,也正是这股力量始终支撑着诗人在困顿中坚持。
当治国宏愿无法实现之时,古人们除了百折不挠的坚持之外,还会选择退守田园、寄情山水。这并非不问世事,而是坚持的另一种境界——坚守。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独善其身。没有人愿意以“底线”来生活,但是当世事无奈,无可选择之时这样的坚守亦是难得。这样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他不愿人云亦云、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也因此他的坚守是可贵的,这在“穷则思变”、攀龙附凤的芸芸众生面前是多么的木秀于林、曲高和寡。柳宗元因参加了政治革新运动,遭受到保守势力与宦官的打击,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名为司马,实为“罪犯”。这对以天下为己任、刚直不阿的诗人来说是何等的伤痛,遂借山水景物、天地雪景,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写下名篇《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大雪纷飞、鸟尽人藏,天地一片沉寂的画面中孤独却岿然不动的身影如此震撼人心。无论外界如何的寒风凛冽,依旧要坚守内心的高洁,这正是诗人现实景况与内心世界的写照。人人都识了时务,只有渔翁仍然独钓江雪,他因为这份坚守而孤独,却也因为这份坚守而孤傲,正所谓:“君子固穷不坠青云之志”。
唐代的文人诗客要么坚持理想,希望功成名就、指点江山,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要么在注定失意、无可选择之后,坚守道德底线,希望能够远离污浊洁身自好。在坚持抑或坚守中表现出的孤独更多的展现了唐人的济世之心和铮铮傲骨。
三.孤高
孤高是指诗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清高和自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强大的自信坚持向前。或许正是这种清高自信、坚持向前造成了他们的孤独,但他们又绝不会伤春悲秋、感时叹世,即使身处黑夜、独自一人,也一定会微笑着走完这条路。这种孤高具体表现在诗歌中就形成了豪放飘逸、卓然不群的浪漫主义特点。这样的人这样的诗当推李白及其诗歌。李白身上及其笔下永远蕴藏着一股不会为时间、地点、境遇所改变的清高与自信、乐观与坚持。
李白性格洒脱不群、追求自由,虽如常人一般或因为家国社会,或由于个人境遇而产生漂泊无依、四顾茫然的悲哀,但失望、怅惘与感伤之余,更多的是豪放、乐观、洒脱融化在那潇洒的一笑中,留给后人的是坚定自信、飘逸脱俗、不与世同的诗篇。如《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此诗写于诗人被变相撵出长安之时。虽心怀大志,却无奈不受重用,兼受到权臣谗毁,满腔热血、一头冷水。在苦闷抑郁、感情激荡之后仍然是对自身才华的无比自信,自比伊尹、姜尚;仍然是对前路的无比坚定,相信机会一定会到来,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直达理想的彼岸。《独坐敬亭山》与《行路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人在安史之乱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尝尽人间辛酸,更兼年逾花甲,真可谓“艰难苦恨繁霜鬓”,然而他依旧不改孤高自许的性情,即使只有不言不语的敬亭山与之相对,也丝毫不会感到寂寞厌倦,因为他们是相互欣赏的知己,李白钟情于敬亭山的旖旎风光,敬亭山赞赏李白的满腹经纶,正是“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亦如此”。
在李白的诗歌世界中,寂寞、抑郁是暂时的,自信、豪放是永恒的。逆境中如此,顺境更是如此。如《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中洋溢的欣喜狂态都来源于玄宗召其入京的消息,四十二年的蛰伏抑郁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认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呼童烹鸡、喜酌白酒都不足以表达这种欢悦,甚至舞起了长剑要以日月争辉,活脱脱一派得意甚至有些忘形的情态。最妙的是最后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把诗人一贯的自信,甚至是自负渲染到了极致。这种积极进取、乐观自信也正是李白诗歌震撼人心、高于世人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唐诗中的“孤独”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有沉郁有感伤但绝不悲观、消极,于字里行间传递的是与大唐气度匹配的积极、坚韧与顽强。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3
2.冉云飞.像唐诗一样生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8
3.萧滌非等.唐诗鉴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
4.游国恩,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
(作者介绍:王雪艳,云南中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