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祖本纪》及《高祖本纪》以外的刘邦

2017-03-23谈哲鸥

文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刘邦

内容摘要:司马迁在《史记》的多篇文章中都对汉高祖刘邦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的评价无疑是褒大于贬,但在《淮阴侯列传》和《项羽本纪》中,司马迁的评价则更为客观,《史记》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刘邦,给后世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不愧为“无韵之离骚”。

关键词:刘邦 高祖本纪 淮阴侯列传 项羽本纪

刘邦是汉代的开国皇帝,也是司马迁《史记》中着重要叙述的历史人物。由于司马迁自身的遭际,以及汉初的学术思潮等影响,司马迁对任何历史人物都尽力展现其真实的历史形象,因此无论什么人都有正面与负面的特征与表现,显示其真实而复杂的多面性。这是与后来许多“为尊者讳”的史书很不相同的。

一.《高祖本纪》中的刘邦

与其他史书一样,刘邦的主要历史是在《高祖本纪》里进行叙述的,司马迁在其中表现的刘邦形象,主要方面是正面的,有这样几个特点:

1.深谋远虑,识得大局

秦二世而亡一大半的原因是其苛刻的刑罚以及秦二世本身的荒淫无度,刘邦正是看出了这点,因此一直在众人面前树立仁厚爱人的长者形象。司马迁在写《高祖本纪》时为了突出这点,致力于拿项羽和刘邦作对比。如在秦二世三年楚怀王准备派人向西攻打咸阳时,文章这样写道: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滑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项羽僄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怀王是项羽叔侄拥立的盟主,但他和他手下的众将对项羽却是这样的评价,反而对刘邦大加称赞,这足可见出项羽和刘邦在人们心目中的差距,这是奠定刘邦最后胜利的关键。

中国有句俗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刘邦深刻理解了这一点并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让百姓爱戴自己,心甘情愿甚至迫不及待得称自己为王。

在刘邦率先诸侯行知霸上的時候,秦王子婴自缚请罪,但刘邦没有诛杀秦王,而是将他交给主管官吏。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赢得民心。更是一种暗示,暗示百姓连秦王婴都投降了自己,那么他刘邦就一定是众望所归的胜利者。一番自我表白之后,他就和秦诸县父老“约法三章”,声言来意,并保证他的军队军纪严明,不会烧杀抢略。在“秦人大喜”,争献“牛羊酒食”时,他又客气地谢绝。在这么多的铺垫下,最后的结局就像刘邦所想的那样“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在这里,刘邦的谋虑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2.长于用人,勇于认错。

无论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怎么美化刘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论领兵打仗的才能,刘邦是远远不及项羽的。但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重要的不是自己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而是要善于识人用人。在这方面,刘邦做的尤其出色,他在驾驭人的同时也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沛公率西进时,郦食前去拜见刘邦,《高祖本纪》中短短几十个字,刘邦不耻于承认错误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了。

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除了善于认错之外,刘邦还能用人。韩信、陈平投奔他,他能用之,周勃、灌婴谗害他,他能用之。在用人上,他可以说是达到了气魄非凡的境界。用人不仅要给位,给权,给钱财,更重要的是要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并采纳。

后来当刘邦置酒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时,他曾进行了一番自我评价,虽有自傲之意,但也还算的上中肯,揭示了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由此可见,刘邦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有着清醒的认知。利用长处,避免短处说来简单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刘邦做到了所以他也成功了。

当然《高祖本纪》中也不全然是对刘邦的赞美,其中也有些许批评,但毕竟在于少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阴暗面的描写多在于与刘邦相关人物的传记中。

二.《高祖本纪》之外的刘邦

刘邦的事迹,在同时代其他人的传记中也有比较多的表现,这其中笔墨较多的有《项羽本纪》和《淮阴侯列传》。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刘邦与其本纪中的形象显然有较大的差异。

1.生性多疑,自负狡诈

首先,我们能肯定的是刘邦是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这是不可否认的,关于这点在所有有关刘邦的传记中都有讲到。但在《项羽本纪》中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出刘邦骨子中的狠辣与多疑。沛公入驻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的反差表现引起了范增的关注,于是在他的建议下项羽决定发兵攻打刘邦。

而在这种关键时候,项羽的叔父项伯冒险夜闯刘邦的军营向好友张良泄露了泄露,想让张良连夜和他一起逃走,却被拒绝: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从张良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对收买人心很有一套,“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刘邦的礼贤下士让无数的能人为他出生入死以报知遇之恩,在这点上,项羽远远不如他。但张良心中的贤君刘邦在知道项羽想要杀他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他毫不犹豫的将“欲称王秦地”的责任完全归罪于他人: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由此可见其实刘邦和项羽一样也是个自负的人,但他比项羽会伪装,会将自己的这种自负隐藏在任人唯贤的面具下。还不止这些,刘邦在推卸完责任之后还不忘对张良猜疑“君安与项伯有股?”在张良拒绝和项伯逃离并将情报告诉给刘邦的时候,刘邦就应该看出他的忠诚,但他仍不放心,仍是怀疑。或许,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将来刘邦屠杀功臣的影子。

在《淮阴侯列传》中也有着这样一段很精准描绘刘邦的语句:

足下自以为善汉王,欲建万世之业,臣窃以为误矣……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蒯通认为人心难以猜测。韩信功高盖主迟早会被抛弃。后面的事实证明蒯通并没有错,韩信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关押。几年后就身死宫中,并被诛杀三族。

刘邦之所以处心积虑想要处死韩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他对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信,领军作战才能,他比不过韩信、英布;谋略智慧他也比不过张良、萧何。只要这些人中有几个联合起来,他的地位就是不保了,所以他才会迫不及待地软禁韩信。诺不是张良功成身退,恐怕他的结局也不会太好。

刘邦的多疑在韩信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刘邦在被困荥阳调韩信救驾却被乘机要求封韩信为王时就埋下了怀疑的种子,这颗种子在韩信生死后才被彻底拔除。

2.兇狠毒辣,不择手段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帝成业百将死。”刘邦出身草莽,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他的身边聚集了许多能人异士,先后分封了7个异姓王,但这些人在他称帝之后成为了专制皇权的最大隐患。于是,刘邦选择了杀戮功臣来巩固他的政权。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更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这样凶狠毒辣的刘邦又哪里是将领们心中仁慈的君王,此时的他恐怕连项羽都不如。

《项羽本纪》中记录汉王败于彭城,家眷四处逃散。刘邦在逃忙的路上遇上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块儿西逃。但在楚军骑兵追赶他们是,刘邦做出的事情却不符合他仁德君子的名号: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这段话说的是刘邦逃跑途中推坠儿子女儿下车的事,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况一定非常紧急情,在这种时候刘邦他选择推孩子下车以保全自己,或许从君王,从上位者的角度看,他是正确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想法每个君王都应该有。但从一个父亲的身份来看,刘邦的这种行为确实算得上是凶狠残暴。对他而言,在危机关头什么东西都是可以抛弃的。

不管怎么说,刘邦是个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在《史记》中,我们认识他,了解他,深入他。刘邦的魅力远不是上面所列举的几点可以概括。司马迁用他的那支如椽大笔刻画汉高祖刘邦的形象,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他的性格,不愧为“无韵之离骚”,《史记》一书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拜读。

(作者介绍:谈哲鸥,常熟理工学院中文系学生)

猜你喜欢

刘邦
《大风歌》竟是一首“出丑”的诗
多多益
朽木颂
老板娘为何撕了刘邦打的欠条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楚汉争霸
刘邦妙语避祸
《鸿门宴》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