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鸿门宴》教学札记

2014-11-11崔国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10期
关键词:樊哙项王张良

《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统治之后,为争夺胜利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鸿门宴》不愧为经典,其人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尽管篇幅不长,涉及人物众多,但个性都十分鲜明,而其中又以刘邦为最,项羽其次。

细节的魅力毋庸置疑,留白的艺术独具匠心。《鸿门宴》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也有多处留白,颇耐人寻味,仔细揣摩,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把握。

一.刘邦为什么反复说“为之奈何”?

在《鸿门宴》中,刘邦一共三次说到过“为之奈何”:一是当张良告知刘邦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大惊,“为之奈何”脱口而出;二是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时,刘邦回答后又急切地问“且为之奈何”;三是当刘邦想逃离鸿门而又没有跟项羽打个招呼时,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第一、二两次发问紧密相连。由于事发突然,乍一听项羽即将要攻打自己,刘邦顿时惊慌失措,而且明知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因而一时之间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从张良那里获得帮助,化解危机,所以才会如此急切地连续发问。这的确能够很形象地反映出刘邦当时惊慌失措而又焦急万分的心理,以及缺少谋略但能诚心请教的性格。

第三次发问很值得玩味。其实,刘邦早就想逃离这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了。“范增举玦”“项庄舞剑”“项羽按剑”等等,都早已使刘邦心惊肉跳。此时,“赶紧逃”对刘邦来说一定是上上策。因此,趁着项羽对樊哙“英雄相惜”的间隙,刘邦假装“起如厕”,并趁机“招樊哙出”。可见,其“逃意已决”。而且,从后文的内容来看,刘邦对逃跑的线路、护卫的人手、答谢的人员等安排得滴水不漏,说明刘邦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为什么还要有“为之奈何”一问呢?其实,这正是刘邦的虚伪狡诈之处,当然也是他的高明之处。因为如果自己就这样逃离,难免有狼狈之嫌,而且还会落下自己贪生怕死、不顾手下死活的骂名,这将使他在部将面前颜面扫地,所以他要借他人之口为自己狼狈逃跑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而才有了如此一问。樊哙一答,正中下怀。

从刘邦再三重复的“为之奈何”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当时的内心和鲜明的个性。

二.刘邦带去见项羽的那一百多人哪去了?

刘邦是“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的,但最后逃离“鸿门宴”的时候却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连刘邦自己在内只有区区五个人。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余一百多人呢?

刘邦不可能带大批人马过来参加“鸿门宴”,那样只能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不可能只带贴身的几个随从,那样自己性命堪忧。那么,带多少人前去、带什么样的人前去,刘邦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邦“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利用这百余人来保护自己在“鸿门宴”上不受伤害,确保自己能够顺利地回到军营。一句话,这“百余骑”一定能确保刘邦在“鸿门宴”上万无一失、全身而退。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百余骑”必定是刘邦手下精英中的精英,而且也一定是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既然带过来的是这样一批人,那么刘邦当然是想带回去的,但这在当时条件下却并无可能。这“百余骑”身在何处,我们不得而知,估计项羽应该会另有安排而身处在别的营帐之中。如果刘邦要带走这么多人,动静实在太大,难免会引起项羽的怀疑,给自己的顺利出逃制造事端。这样的事情刘邦当然是不愿意去做的。于是,刘邦只能忍痛割爱,不顾自己手下这一百多精英的死活,将他们无情地丢弃给了项羽。

这“百余骑”最终的命运如何,我们已无从知晓,但我们却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刘邦为人的残忍,其“只顾自己活,不管他人死”的面目彰显无遗。

三.樊哙等四人为什么没骑马而“持剑盾步走”?

刘邦“逃意已决”,一心只想逃离这是非之地,而且越快越好。按理来说,刘邦与其余四人策马飞奔才是最佳选择,但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文中的描写却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而“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对此,我们的脑海里应该可以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刘邦一人骑马在前奔驰,樊哙等四人持兵器在后面徒步飞奔。

这虽然不合常理,但却完全合乎刘邦的性格。此时,逃离了“鸿门宴”的刘邦虽然“惊慌”但并未完全“失措”。尽管顺利逃了出来,但内心依然十分担心:他担心项羽会带兵追杀;他更担心在项羽追杀过来的时候,没有人保护自己。一句话,他最怕的是,在项羽追杀的过程中,如果樊哙等四人也骑马飞奔,就有可能跑得比自己还快,那么最终送命的就只可能是自己了。因此,刘邦这才“匠心独运”,安排这四员猛将“持剑盾步走”,将这四人置于自己身后,与自己保持一段距离,其真实的目的是寄希望这四员猛将在项羽追杀过来的时候能够拼死抵抗一阵,为自己赢得逃跑的时间。

其实,从史料记载来看,樊哙等四人不仅是刘邦的心腹大将,更是可堪大任、为了刘邦可以置自己性命于不顾的猛士。就如纪信,他在荥阳城被围时设计假扮刘邦出城投降,让刘邦得以逃脱,而自己却被项羽活活烧死。在这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刘邦,其贪生怕死、狡诈多疑、置手下将领生死于不顾的面目昭然若揭。

四.刘邦“起如厕”,项羽想什么?

教学《鸿门宴》的时候一直在想,趁着项羽对樊哙“英雄相惜”的间隙,刘邦假装“起如厕”,直到张良“入谢”,这中间除了“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之外,未见项羽再有其他任何动作。那么,项羽到底在想什么呢?

刘邦“起如厕”,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因为“人有三急”;但是,刘邦“如厕”了那么长时间,甚至都已经跑回了自己的军营(要知道,即便“道芷阳间行”也有二十里),张良才“入谢”,这就很不正常了。而且,不正常的还有,“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甚至连张良都出来了。这种种迹象都表明刘邦要出逃,难道项羽真的就一点也不怀疑?

对此,我们的理解是,项羽对于刘邦的出逃,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未加阻拦,原因可能有四:其一是他不愿意背信弃义落下骂名,因为早先就有怀王与诸将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为取信于人,所以他不愿“背信”;其二是项羽不愿意做“不义”之事,因为无论是己方的项伯还是敌方的樊哙都在申明一点,就是诛杀刘邦这样的“有功之人”是“不义”的,他也不愿“弃义”;其三是项羽在一定程度上根本没把刘邦放在眼里,自己拥军四十万,兵强马壮,而刘邦才区区十万,即使刘邦逃了回去,一旦双方开战,刘邦又怎么可能是自己的对手?其四是项羽不如刘邦那样心狠手辣,正如范增所说,“君王为人不忍”。

至此,一个狂妄自大、哗众取宠、优柔寡断但又有点“君子风范”、有情有义的项羽形象跃然纸上。这样,项羽为什么会对刘邦的出逃听之任之,也就可以理解了,“使都尉陈平召沛公”至多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这样的细节和留白在《鸿门宴》中还有很多,诸如刘邦为什么要张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等等,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崔国明,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昆山。责任编校:洪 鸣

猜你喜欢

樊哙项王张良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张良受书
张良拾鞋
猛人樊哙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张良拾鞋
亚父之死
刘邦吃龟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