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2017-03-22

关键词:理工大学军工军民

马大来,徐 刚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重庆 400054)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马大来,徐 刚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重庆 400054)

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打造以地方高校为承载平台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重庆理工大学针对如何强化地方高校在军民融合制度中的定位,如何有效整合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如何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和进一步提高军民科技双向转化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在重点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

一、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转型以及军事变革的突破,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的交融程度逐渐加深。与此同时,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合作壁垒逐渐打破,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军民融合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拓展。高校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机构,各自都有明显的优势与劣势,通过融合式的合作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的研究和生产中,许多企业正是看中了高校具备的优势,大力加强与高校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机制,为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校作为我国科研活动的前沿阵地,在新时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实现与军工企业的大力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军民融合的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但就当前地方高校而言,其主要工作涉及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知识创新、产品生产、体制机制创新等方方面面,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如何进一步强化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对于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的发展道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军民融合作为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将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此基础上,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发展的三大重心,即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和法规建设;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则分别提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法制保障和发展布局等重大问题。201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将军民融合发展进一步确定为“利国利民的大战略”,要求充分挖掘军民融合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已经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进一步强化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提出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这一重要创新理念。

重庆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光荣的兵工行业历史传统的普通高校,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其中有56年隶属于兵工行业,是实践军民融合发展的典型例子。与我国兵器工业发展历程同步,重庆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也经历了“军转民”“军民结合”和“军民融合”的发展过程,为构建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是在“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发展,它更加强调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的有机结合。因此,重庆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地处我国兵器工业重要基地的重庆,如何在当前新形势下参与我国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厘清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概念,首先必须清楚界定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这对于研究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指在政府主导下由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从事 “产学研”活动,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1];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是指在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两大领域,通过整合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等形成新的创新系统,是由与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全过程有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组成的网络体系[2]。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明显在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地方高校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整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知识创新等资源优势,打造以地方高校为承载平台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是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就当前而言,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对于建立军民融合的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特别是具有军工背景的地方高校,尽管在军民融合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绩,但在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何海燕等认为,当前高等院校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难点突出表现为体制机制不健全、技术转化率低、国防人才培养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因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军产学研成果转化以及强化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是提升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水平的关键[3];钟灿涛等发现,当前关于军民融合方面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军工行业的军民融合,对于普通高等学校在军民融合中的地位和遇到的问题关注较少,高校科研活动在实现军民融合中表现出较多的难点,突出表现为文化冲突、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评价体系、市场准入以及项目决策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当前地方高校实现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面临着较大的挑战[4];罗怡认为,高等院校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具有承担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相关课题得天独厚的条件,因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资源,通过积极搭建创新研究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军民科技融合创新研究,同时,当前高等院校在参与军民科技融合创新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保密工作[5-6];张一凡等以当前国家在推进军民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壁垒问题为切入点,剖析高等院校在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高等院校更好地参与国家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7]。

通过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当前地方高校在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管理体制机制没有理顺、技术转移仍旧存在壁垒、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力度不够、科技资源重复利用、人才培养不能满足需求、不同文化融合不够以及保密管理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都严重妨碍了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对促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有鉴于此,为充分响应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地方高校在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大力开展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

重庆理工大学作为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高等院校,长期隶属于兵工系统,与兵工行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特别是近年来,重庆理工大学主动围绕国家、重庆地区和军工行业需要,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一方面,重庆理工大学自1999年划归重庆市政府管理后,始终坚持“背靠兵工、服务兵工”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迅速提升;另一方面,2010年重庆理工大学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并与长安集团、重庆大江集团、重庆建设集团、重庆青山工业公司等集团下属公司相继签订具体的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多种方式的产学研合作,将学校科技创新体系融入到兵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之中。

(一)在产学研合作推动下丰富了“军转民”与“民转军”两类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资源

20世纪80年代,重庆理工大学在轻武器军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与兵工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成功研发了一系列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品,形成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开创了重庆理工大学与兵工企业合作研发和生产军工类产品的先河,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为以后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重庆理工大学划归地方管理后,以民用技术为基础,通过与兵器、船舶、电子等军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形成了军民融合创新资源。比如,重庆理工大学的时栅传感器技术成果,从民用技术成功应用到兵器、船舶、电子等领域的军工企业,现已成为具有标志性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该项成果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时还获得了2008年的国家专利金奖,使重庆理工大学成为当年获此殊荣的全国唯一一所地方高校。

(二)通过产学研合作构建了多种类型的创新基地,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一,以政府引导为主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构建创新基地。重庆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基地建设,坚持把创新基地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当前学校已经拥有包括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15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这些科研基地均有充足的建设用地,配备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足够的科研人员等等,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在重庆市都居于前列。与此同时,重庆理工大学还十分重视创新基地水平提升,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科研人员,进一步增强创新基地的科研实力。

第二,进一步加强与兵工企业合作的力度,大力构建技术研发平台。重庆理工大学高度重视与兵工企业的合作,通过搭建创新平台的形式扩大合作规模、加大合作力度,经过多年的合作共建,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技术创新平台。目前,重庆理工大学与在渝兵工企业共建了8个技术创新平台,包括与长安集团共建汽车发动机联合实验室、与建设集团共建摩托车联合实验室、与大江集团共建汽车零部件实验室、与青山工业公司共建传动联合实验室等等。

第三,大力重视与民营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建产业化基地。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有生力量,无论在民用产品的生产方面还是在市场灵活性方面,均有军工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军民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要拓展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民用企业的合作自然不可或缺。基于此,重庆理工大学通过共建产业化基地强化与民用企业的合作力度,先后与民用企业共建了多个产业化基地,具体包括与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共建龙栅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广西和重庆与相关企业共建三个电子焊料产业化基地等。

(三)引导和培育学校军工特色科研方向,推动与兵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

首先,积极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明确规定科研工作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的奖励措施,建立规范性的科研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大力引导和鼓励教师从事军工科研工作,实现教师科研方向与军工科研的有效结合,拓宽其科研思路,提高其开展科研教学的积极性。

其次,增设与军工相关的本科专业。为有效提升与军工企业的融合层次,重庆理工大学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通过新增与军工相关的本科专业,不仅有利于实现双方合作关系的无缝对接,而且进一步夯实了双方合作的依托平台。例如,当前重庆理工大学专门新增了“地面武器机动工程”等新的兵器类本科专业,为进一步与兵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学科专业基础。

最后,加大对企业人才的培训力度。重庆理工大学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和人才等资源条件,通过积极参与重庆兵工学会工作,为在渝兵工企业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合作成果,进而为双方开展长久深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产业化为导向成功申请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强化军工人才培养

重庆理工大学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在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重庆理工大学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和科技金融公司等8家单位组建“重庆市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成了重庆市在高端装备领域的重点学科、研究平台、研制能力和创新人才等优质资源。该中心现有场地3.5万、设备资产5亿元,汇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14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5个;拥有包括1名院士、1名长江学者、2名国家杰青、4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在内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之初,按照重庆市“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通过大力实施体制和机制创新,形成了包括需求导向、学科融合、资源共享及产业升级在内的协同创新特色和文化;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逐步形成集聚效应,加大了人才储备;突破高端装备领域关键核心共性技术,转化转移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学科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把重庆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领域的人才聚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高地,以及高端装备研发和制造高地,发挥引领区域技术创新的示范作用。

此外,以创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重庆理工大学进一步为企业和社会输送适应性更强的各类各层次人才。一方面,高度重视军工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逐步改变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军工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而且建设了与企业生产模式相吻合的校内实训基地,逐步实现教学环境的军工化;另一方面,依托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构建符合创新型军工人才和基于行业需要的课程体系。此外,结合军工行业的特点,大力改革军工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起多元化的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

(五)以项目为支撑加大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力度,努力形成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产业集聚格局

为增强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实际效果,重庆理工大学坚持协同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例如,利用重庆理工大学科技密集优势,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科技成果交易和转移转化。为进一步将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做大做强,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依托已有的技术创新平台及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引进承接一批重大军工及民品产业化项目,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向高端高质、特色集约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产业集聚格局。

四、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军民融合层次较浅,合作深度有待加强

目前,重庆理工大学与兵工企业共建的技术创新平台,还仅仅局限于校企之间,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特别是与知名的非高校类专门科研机构的合作还处于空白,严重制约着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重庆理工大学融入国家国防军工创新体系的深度十分不够,仅仅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或者建立创新基地的方式予以合作,而通过建立更高层次产业园的合作方式尚未能实现。除此之外,当前地方高校融入国防军工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还严重缺失,军民融合技术创新重点方向的相关内容框架至今缺乏权威的国家政策支撑。总之,地方高校融入国家国防军工创新体系的渠道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相关法律法规不足

当前,政府对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缺乏法律政策的顶层设计。具体表现为:一是权威性的军民融合综合性法律缺失。目前多为地方性法规和文件,仅仅针对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同时对军地双方均有较强法律约束力的综合性法律,迟迟未能出台。这些地方性的法律条文对于事关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范畴、权利、义务、主体等要素界定模糊,体制机制以及军地协调等核心问题都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二是相关的地方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一方面,已经出台的政策多表现为“办法”“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形式,且不少立法文件也多表现为行政规章,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缺乏专门法律应有的权威性、综合性与效力性;另一方面,地方主管部门缺乏足够的协调性,导致政策与法规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明显不足。三是现有政策的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地方政府对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专门支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协同创新体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

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军队建设等内容,当前从事国防科研的高校大多数为地方政府和科工局共建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众多管理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高层管理机构,统筹协调难度较大,规范发展、资源配置和科研安排不同步,导致现有的行政管理部门存在较多的职能分割和交叉重叠。具体表现为:一是职能分割、政出多门。当前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相关工作分布在各个部门和机构,各自出台的政策没有纳入统一的框架之内,缺乏应有的衔接性和协调性;二是职能重叠、政策交叉。例如,目前军品市场准入依旧由军委装备发展部和国防科工局两家分头管理,新进高校和企业仍然面临双重准入条件,“两证合一”或“四证合一”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推进效率。

(四)学科专业设置不够完善,军工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重庆理工大学尽管已经设置了与军工相关的本科专业,但是现有的相关学科专业仍旧数量较少,且与军工行业融合度低,尚不能满足我国国防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此同时,学校目前培养的军工人才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同时又有一定的军工知识,但是与国家真正所需要的军工人才相比较,尤其是在现代化军工知识、信息化专业技术和战略规划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学校与合作兵工企业之间尚未形成契合程度较高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军民融合模式亟待改革

当前专门针对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而产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地方高校参与构建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重庆理工大学通过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了军民融合的层次,但相应的运行机制仍然表现出较多的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军民融合方式发展不成熟。一方面,高校与企业以战略联盟形式签订的合作协议较为松散,对合作双方缺乏权威性的约束,导致两者的权利和责任不好定位;另一方面,合作各方隶属于不同的法人组织,各自的工作任务和时间不能精准确定,沟通和配合较为困难,不能为双方需求提供有约束力的刚性保障,极易发生互相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因此,建立以地方高校参与的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运行机制与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地方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一)畅通地方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渠道

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完善地方高校参与和融入国家国防创新体系的通道,制订地方高校进入国防创新体系的门槛标准与支持政策;其次,从大型军工集团层面制订鼓励地方高校参与军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申报流程与审批标准;最后,地方政府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纳入地方科技政策支持体系,在平台建设、队伍建设、科技计划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制订和完善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相适应的配套政策

通过研究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与特殊要求,制订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特点,如何处理好军民融合的公益性与市场化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融合机制”设计的关键。因此,建议在国家、大型军工集团和地方政府层面,针对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运行规律,制订“军民两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政策支持体系,以适应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在资源、人员、能力和机制等方面融合的要求。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领导体制

在宏观层面设立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领导机制,统一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权责对称、运转顺畅、激励有效、惩罚有力的运行机制,提升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提高融合式发展的运行效率。通过总部机关协调建立和完善军队单位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利补偿等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军地双方在一些国家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重点突破,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四)构建完善、高效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式

充分发挥一些高校地处军工产业基地的优势,构建高效运行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重点军工高校在技术、人才与研发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而地方高校则大多区位优势明显。为充分发挥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各自的优势,建议选择一些合适的军工技术领域,组织重点高校、地方高校与兵工企业共同参与,建立“校-校-企产学研特殊合作模式”,以提高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效率。

(五)完善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

首先,地方高校尤其是具有军工特色的高校,应该立足于现代化军工建设的需求,将高校优势资源与现代化军工建设相融合,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科技服务功能,积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人才;其次,在地方高校尤其是具备军工背景的地方高校,构建以院士、首席科学家等领军人才为核心,以特色学科为依托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团队,作为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最后,建立军工特色学科体系与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军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健全与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军工建设紧密结合,培养丰富专业技能和军工知识集于一身的优秀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R].2006-02-09.

[2] 谭清美,王子龙.军民科技创新系统融合方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何海燕,姜李丹,孟祥萌.高等院校促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难点与对策[C].中国科协年会: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2013.

[4] 钟灿涛,宗悦茹,李君.高校科研活动实现军民融合的难点及其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3):144-149.

[5] 罗怡.高等院校在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61-64.

[6] 罗怡.高等院校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保密体系建设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26-27.

[7] 张一凡,邓军,李燕,等.高等院校军民融合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22).

(责任编辑 邓成超)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Tak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MA Dalai, XU G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is the strategic focu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2020;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a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n lo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backgrou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on of local colleges in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echnology synergy innovation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cooperation plat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a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idirectional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civil-military technology, as for the above question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s made various exploration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ums up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iversities, aiming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synergy innovation syste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local university;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2017-04-27

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研究”(YJG132020)

马大来(1987—),山东潍坊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

马大来,徐刚.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6):57-63.

format:MA Dalai, XU Gang.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Tak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6):57-63.

10.3969/j.issn.1674-8425(s).2017.06.009

重庆理工大学 徐刚 教授

F204

A

1674-8425(2017)06-0057-07

军民融合专题主持人语:

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充分说明,推动中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必由之路,对于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重庆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具有优良兵工传统的地方院校,一直在致力于以科研、人才培养助推军民融合发展。马大来、徐刚的《地方高校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系统介绍了重庆理工大学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情况,对地方高校构建和完善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代应等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从合作机制、运行机制、创新平台、交流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军民融合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建议。巫正中等的《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构建研究》指出应从建立军民融合的物流法规体系、建设军民融合的物流基础设施、构建军民融合的物流信息平台、加强军民融合的联合物流演练等四个方面构建军民融合物流系统。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军工军民
昆明理工大学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军民融合 新引擎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