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小农户发展种养业的三维视角
2017-03-22赵博雄
赵博雄
传统小农户发展种养业的三维视角
赵博雄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永济市。今年过年回家,我在想,像我们村子这样传统的村庄,每家十亩左右的耕地,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村里的小农户该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带着这个问题,我和村委会主任、父母、二叔、乡亲们聊天,最后发现,村里小农户的种养经历形成了一个循环:主粮——经济作物和养殖——主粮。为了了解这个循环背后的原因,我从农户内部、村庄层面、外部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二叔家的发展
二叔家种了16亩地。十几年来,二叔不断尝试在小麦和玉米之外,种植棉花、葡萄、杏树、芦笋等经济作物,还养了6年的肉鸡,但没有一种自发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在,他们和村里大部分农户一样,回到了种粮食的老路上。
(一)主粮
去年二叔家种了两茬粮食:一茬11亩的小麦,一茬16亩的玉米。小麦的亩收益是335元,玉米的亩收益是553元。两茬粮食合起来,加上140元/亩左右的粮食直补,一年的种植收入在1050元/亩左右。和去年相比,种粮收益有所下降,因为小麦的价格跌了1毛多,同时春天雨水多,小麦减产。另外,秸秆还田一项,乡镇每年安排1-2个村试点,在37个行政村中间轮流补贴。但是,即便没有补贴,村内大部分农户还是会秸秆还田。村里的灌溉有两种选择:集体的水井8.5元/小时,私人水井30元/小时。我们村缺水,集体水井不能满足灌溉需求。如果用私人水井,单价贵很多,但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
二叔说,近三年的种粮成本差不多,但相比2012年以前,成本提高了不少。其中,机械上涨最厉害,翻了两倍,而且没有秸秆还田这一项支出。另外,种子成本上涨了80%,其他项支出略微上涨,但不多。
(二)经济作物
1. 芦笋、杏树、棉花
1999年到2001年,隔壁村有一家葡萄牙人兴办的芦笋加工厂,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全村当时种了100亩左右,二叔种了4亩半。但是第3年工厂停产,转让给私人改作他途,种植的芦笋当年就失去了销路,全赔了。2000年左右,他们种了9亩棉花,虽然产量高,但是因为雨水多、品质差,加上价格低,波动大,最终没赚到钱。2003年到2007年间,他们还种了5亩杏树,同样赔钱。
2.葡萄
2010年至2015年,二叔种了5亩的露天葡萄,起因是村里有人种,口口相传,就跟着一起种了。5年下来,如果不算二叔家里的人工成本,葡萄种植不赚不赔。从面上来看,这些年村里的多数葡萄种植户是赔钱的。
(三)养殖
1997年到2002年,二叔在家后院建了一个鸡棚,干了6年,最后把鸡棚的成本赚回来了,没有多余的收益。据他讲,鸡苗不好,每年的价格又随行就市,疫病控制还不科学,管理鸡棚也没有经验。同时,他们觉着养鸡是市场行为,政府不会扶持。
二、问题和思考
为何多年的自主探索没有成功?二叔他们口中的市场化行为只能赔钱吗?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农户内部来看,一是缺乏关键的种养技术和知识。二是较小的土地面积制约了规模效益的发挥。
其次,从村庄层面来看,一是村内不团结,村“两委”不和。二是缺少致富能人和带头人。
再次,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信息闭塞。村子距离城市较远,信息的闭塞导致农户不知道种什么、跟风种养现象比较普遍。盲目跟风之后,又不知道怎么种、怎么养,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只能等着小商贩来村收购,议价能力几乎没有。当然,农户的种养是市场行为,但在大市场面前,小农户的力量太薄弱,少数尝试“折腾”的农户都没成功,还是种回了最稳定的粮食。二是务农的重要性下降。在务农收入占比越来越低的现实下,种地是顺带的事。当地熟练的建筑工人工资是150元/天,干满一个月的工资就差不多相当于种粮的大半年收入,农户没有动力再冒险改变什么,随便种点粮食就可以了。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农户的理性选择。
三、建议
一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隔壁乡镇有一家龙头企业,在市里很有名气,但辐射范围有限,和我们村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比较松散,企业的养殖模式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同,村民和企业互不信任,订单履约率低。但是,即便村民对这家企业颇有微词,但不可否认的是,龙头企业对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很大。这家企业所在的村庄,以及附近的几个村子,发展都很好,我们村的村民都很羡慕。二是完善信息服务。对普通小农户而言,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卖给谁、怎么卖,可能都需要公共机构出面完善多层次的信息服务。打通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公共机构责无旁贷。三是加强农技指导。小农户尝试改种新品种,没有经验,仅靠口口相传远远不够,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作用不突出,还应强化。
(作者单位:农业部经管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