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认同与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03-21张阳阳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张阳阳

摘 要:民族高校应当将文化认同作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文化认同教育,大力倡导尊重和包容的文化相处之道,利用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超越性特征,加大文化的柔韧度,这不仅是民族文化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安定富强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2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149

一、问题提出

现代性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遽的变化,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性、流变性和断裂性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少数民族地区来到大城市读书的民族大学生们,心理可能会受到强烈的冲撞与激荡,出现文化上的自觉与焦虑。在这样的情况中,对自我和文化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计划以民族高校大学本科生为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语言学习、族际交往、价值观、文化认同等多个维度来全面考察多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水平,为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教育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的被试选自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族高校。研究人员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93份,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466份,问卷回收率为93.2%。466名被试中,年龄最大24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20.02岁,其中男生118人,占总数的25.3%,女生342人,占73.4%,6人性别不详。在被试的年级选择上,大一107人,占23%;大二229人,占49.1%;大三124人,占全部的26.6%;大四3人,占全部0.6%,3人年级不详,涉及民族30个。调查工具为课题组编写的文化认同状况调查表。

三、结果统计

(一)语言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大学生样本中,汉语会说会写的比例(79.1%)远远高于研究者在2012年在新疆、西藏当地对普通民众所做的调查(新疆48.8%,西藏45.8%)。在对双语的掌握程度上,民族大学生样本对汉语掌握程度远优于对民语的掌握程度,这与我们在新疆、西藏当地的调研结果恰恰相反。本次调研的样本来自民族类高校,这里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说是民族地区学生的优秀代表,从他们的语言掌握状况不难看出,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少数民族个体的升学和发展。语言是人类用以思维和沟通的工具,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只有掌握汉语这一国家通用语,各民族才有可能共同分享国家发展进步的果实,才能实现与其他民族的沟通共融,在中国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实现个人和民族的价值所在,真正地融入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二)族际交往

本研究通过两种途径来考察被试的族际交往。第一种是通过父母的民族来考察亲属的民族构成。研究发现民族内婚居多,说明被试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基本上与自己属于同一民族。在调查涉及的30个民族中,有28个民族存在跨族婚姻,但数量相对稀少,全部466名被试,只有79名被试的父母是跨族婚姻,跨族婚姻仅占17.0%。第二种是考察朋友的民族构成,这一指标是跨族婚姻之外另一个能够反映民族融合程度的指标。通过对7个民族的人际关系民族构成统计,我们看到除了回族,其他6个民族被试基本上还是以本民族朋友为主。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但是开放与融合,却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在民族的交融沟通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三)价值观

请被试列出最能体现自己所属民族的三项传统美德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三项传统美德。少数民族被试列出的最能体现自己民族传统美德的分别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和吃苦耐劳,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孝敬父母、吃苦耐劳和尊老爱幼;汉族被试认为最能体现自己民族传统美德的三项分别是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和吃苦耐劳。价值观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各民族大学生在认知结构的较深层次上是有共性的——向内,对本民族的评价有共同点;向外,对中华民族的评价也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中华民族各民族建构中华民族认同的“公约数”,是开展民族团结、国家认同工作的出发点。

(四)国家、民族认同

认同问卷部分由25个陳述句构成,涉及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行为、情感、认知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体被试对大部分项目都趋于认同。

为了比较不同民族的认同情况,我们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回族以及其他民族分别进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程度比较,发现,汉族、朝鲜族、回族及其他民族的被试,国家认同显著高于民族认同,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和蒙古族,民族认同显著高于国家认同。汉族被试在国家认同分数上,普遍高于蒙、藏、朝鲜、哈萨克和其他民族的被试,差异均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是在民族认同得分上,汉族被试却显著低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和藏族的被试。

四、讨论与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国家认同程度较高

在对自我、民族、国家三个层次的认同中,国家认同处于最高层次。在调研过程中,各民族大学生被试都表现出朴素而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在询问看到“中国”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时,绝大多数被试给出了“亲切”“母亲”“温暖”等积极的词汇,这种情感反应较之理智层面上的评价更为稳定和牢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生活和体验,在认识和情感上形成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趋同,并用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的一种过程。它不仅是认识上的赞同、情感上的相容,更重要的是信念的确立及信念与行为的一致性。”(樊娟,2009)民族大学生群体国家认同度高,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虽然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是由多元文化伴随着的,他们的喜好、情感、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并未减弱,他们的国家认同处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民族文化的认同中显示出一定的差异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少数民族儿童民族差异的意识要比主体民族的儿童形成早,这种差异意识的形成对少数民族儿童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性后果。少数民族儿童在认识到民族差异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本民族的独特性,他们会把“少数”看成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次研究的取样来自一所大城市中的民族高校,国际大都市的环境让所有身居其中的人都迫切需要寻求归属感,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归属感的需求属于缺失性需求,必须被满足后人才能感到基本舒适,因此来自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甚至比在民族地区更加容易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身份,以民族身份作为自己的群体边界,出现更高的民族认同偏向。

(三)将文化认同作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民族高校大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民族文化区隔,尽管每天频繁与其他民族的同学接触,但是很多学生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肤浅的表面。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较高文化群体,是各民族文化发展传播的生力军,如果连他们都不能够做到对其他民族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接纳,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就是一句空谈。因此,加强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加深各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是民族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客观上文化的封闭性已经被打破,不同文化都在经历着一个“识异”与“认同”的过程,在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我们需要倡导尊重和包容文化相处之道。民族高校的文化认同教育能够我们的开阔视野,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这也是各种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民族高校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文化认同教育,增进全体师生对民族文化、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将互相尊重的“种子”种进学生心中,有助于这种良性模式的传播与践行。因此,加强对各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加深各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是民族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基础是牢固的,同时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很高,民族高校内的文化认同教育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细致地开展。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