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生活,尽显数学教学的不竭魅力

2017-03-21李贞慰

关键词:教学实例数学作业数学概念

李贞慰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想要变得轻松自然,想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就必须打破单一的教材和封闭的课堂,通过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数学概念的生活化、教学实例的生活化和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实现无声数学文本向鲜活生活文本的转变,实现数学教学向生活化的回归,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不竭魅力。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数学学习当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进而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情境 数学概念 教学实例 数学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68-02

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现实生活当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数学问题无一不是源自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因此,数学本向就是对人类不断探索和研究自然过程的经验总结和思想方法的升华。在新课程改革进入反思阶段的今天,积极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生活化教学思想,是处于小学一线教学的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如何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更好地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生活化的数学学习呢?在此,笔者就结合北师大教材和自己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强化学生综合数学素养为终极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反思,给实践教学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构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础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自己应该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本身源于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认识到将社会生活之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的重大意义,才能借助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由课堂之内走向社会生活的开放式大课堂,才能由数字、图形走向社会实践。因此,对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形成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是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形成浓厚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

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测量”一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分别对教室、黑板、课桌、书本等身边事物进行测量,体会不同测量工具的选择方法,学会根据测量长度选择量程恰当的测量工具;在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时钟表盘刻度、时钟的简单识读做以了解。在类似于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奇妙之处,使其形成更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使数学概念变得不再抽象

在小学课程当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其高度的抽象性也使其学习难度明显大于其他学科。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涉及到了诸多的数学概念和定律,这些都是从现实社会的问题当中抽象出来的,必须在教学当中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探究,突出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蛛丝马迹”。因此,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现实社会根源,实现从数学到社会、再由社会到数学的转变,实现数学概念的延伸与拓展,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化,使学生更加深刻和透彻地理解数学模型与数学原理,为其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促进其数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小学三年级“周长”一节,为了使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全面、更加清晰,可以引导学生对运动员围绕操场跑一圈经过的长度、蚂蚁围绕树叶爬一圈经过的长度、铅笔围绕数学课本画一圈所画线的长度等进行分析,询问他们这些长度有何共同特征,进而引出周长的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周长”这一数学概念。接着拓展到长方形周長的测量与计算方法、课本第45页三个“数一数”中三个图形周长的识读、课本第46页“试一试”中小公园周长的计算,引导学生对全新数学问题的自主思考与探究,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增强其研究和分析数学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坚实的数学基础和数学科学素养。

三、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思考生活、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为基准,注意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以三年级下册“面积”一课为例,教学中可首先给学生出现两个大小分别为9平方分米和10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画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其面积大小。在开始时,学生的意见存在分歧,说明只靠观察法难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时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各种想法接连不断地提出来。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尺子量,因为自己的父亲就是通过尺子量的方法来计算房间有大小的;有的学生说可以把两个画框重叠起来,因为可以通过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本子的大小;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大小相同的小纸片一个挨一个地放到画框里,哪个画框里放得多面积就大……学生在提出这些想法的过程中,思维飞扬、灵感迸发。这时,教师顺势将画框反转过来,呈现出了画有大小相等的小方格的一面。有了观察法和学生提出的测量法、重叠法等方法作为基础,数格子的方法显得极其自然。

经历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笛卡儿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通过不断创设问题解决的情境,使学生不断经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认知过程,自主总结发现了比较面积大小的多种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生活经验启发数学学习,享受到了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使知识形态的数学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火热的思考”。教师则因势利导,“该出手时才出手”,通过知识内化,方法掌握的教学过程,增进学生数学理解和用多种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四、结合日常生活布置数学作业实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数学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绝不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多和更重要的应该在于课堂教学之外对数学知识的具体化、实践化。因此,教师应该注意结合日常生活来布置作业和练习,使学生从生活和实践的角度来巩固和强化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最终实现理论基础厚、应用技能强、学习视野广的目的。结合日常生活来布置作业和练习,学生自然会将数学学习与自身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意识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熟练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自身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一节为例,在学完了温度中负数的含义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本地一个月内气温变化的统计表、我国主要城市同一年夏至和冬至温度的统计表,使学生将负数的内涵与温度的表示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我国国土的辽阔、南北气候的差异形成直观的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应用性。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想要变得轻松自然,想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就必须打破单一的教材和封闭的课堂,通过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数学概念的生活化、教学实例的生活化和数学作业的生活化,实现无声数学文本向鲜活生活文本的转(下转94页)(上接68页)变,实现数学教学向生活化的回归,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不竭魅力。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数学学习当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进而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胡典順,赵军.对“数学生活化”的理性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3):72-74.

[2]吴晓红.什么是数学教育生活化——关于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2005(4):157-160.

[3]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4]吕秀俊.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2):224-226.

[5]李树臣.再谈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11):12-16.

[6]罗新兵,李晶.数学生活化的含义与功能及其情境标准[J].数学教育学报,2011(4):43-46.

猜你喜欢

教学实例数学作业数学概念
例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实践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简析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对于学生成绩提高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
学用批注“石”,巧搭能力“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