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本科“3+2”培养模式下“检测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
2017-03-21许瑶
许瑶
【摘要】“3+2高职本科分段式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兼具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认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检测技术作为本专业很重要的一门课程,目前偏理论化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总结课程特点,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实践认知能力。
【关键词】检测技术 专业基础课 授课方法 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20-02
引言
“3+2高职本科分段式培养模式”(简称3+2)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职和和本科联合办学教育模式[1-2]。“3+2”培养模式的优点在于,学生既具有本科院校学生所具备的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也具有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的企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预见,3+2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必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市场。
“检测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让学生能够掌握常见传感器种类和工作原理,且能根据实际的检测系统合理选用传感器,对采用的转换电路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目前的教学环节中,“检测技术”多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学完“检测技术”整门课程,对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仍然比较茫然,很大程度上缺失了对传感器实际应用的认知。国内的很多同仁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探讨。笔者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偏工程应用的教材,通过项目化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强化课程的实际应用背景,提高学生认知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目的。
1.课程特点
专业知识复杂。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涉及的工作原理枯燥晦涩。加上学生对检测原理中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知识不够熟悉,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实践性强。传感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接触传感器,才能在实践中了解、认识和利用传感器。而课本在内容编排上比较死板,抽象。学生无法真正了解更多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知识更新快。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感器的更新换代,现代传感器普遍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特点[3];同时,更多新的传感器会因为新材料的发现而开发出来。传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固态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图像化和智能化。
2.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调整
教学内容调整。在教学中,重新编排“检测技术”教学大纲,对检测技术知识构架重新梳理,同时根据科技的发展增删部分内容要点。课程内容由原来的理论介绍为主逐步改为以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各参数为主,通过现场案例,实践课堂等环节逐渐强化该课程的实践背景。改版后的教学大纲能够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出多层次、模块化的特点,深度上则较好地考虑了整个学生群体,做到基础掌握、实践认知和动手创新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可视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灵活调整,如控制类专业可以增加学时,并增加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温度传感器实验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实验台与实验模板使学生设计数字式温度计,而其他专业可适量增加实际自动控制系统应用方面的实验内容,例如光电传感器速度控制等,注重应用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另外,增加一部分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设计实验、综合实验及创新研究实验,尤其多并计入最终成绩考核,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益处。
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传统的“检测技术”授课方式偏重于理论介绍,包括原理、测量方法、测量电路等。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盲目性,该学什么,学了如何使用都是学生最头疼的问题。所以,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在如何能尽量简化理论推导,又能增加实践案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项目化实践课堂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多媒体授课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利用实验室多媒体授课系统,让原本抽象的传感器更多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可利用实验室中传感器实物进行现场观摩教学,并结合简单的实验和应用实例,让学生既“动脑”,也要“动手”,这样学生接受起新知识就很快。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打破原本铁板一块的理论授课模式,将整个课程设计成6-8个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环节完全效仿企业实际工作案例,设置项目经理,技术人员,课前由老师准备并下发项目任务书,具体项目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老师仅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最后老师以项目验收的方式点评学生的成果,通过这种“学中做”的模式,让学生轻松掌握传感器的原理和用法。
3.考试考核方式
实行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模式。过程考核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置考核目标,教师根据考勤、实践能力、项目完成情况等给出详细评价;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即期末考试。包括了理论知识考核、专业技能考核和基本素质考核。新的考核方式,显著强化了学生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
4.结束语
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是新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首先,通过优化教学体系,提升了教学理念,明确了教学目标。其次,整合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内容更具层次性和多元化。在课堂充分运用多媒体授课资源和实验室实物,同时利用项目化等新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最后,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量化学生在课堂和实践的表现,并有效强化学生实践认知能力的考核。对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华林,苏宝莉.“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09:15-159.
[2]孔庆新,贾韶千.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202-203+159.
[3]杨汇军,王俊生.“傳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18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