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2017-03-21柳景国�オオ�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产权整治居民

柳景国�オオ�

城市老旧、改制小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薄弱地带。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理念,打造城区宜居宜业宜游环境,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补齐城市老旧、改制小区这块“短板”。近年来,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借“六城”同创之势,同步推进老旧、改制小区改造和宜居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建设不留死角和盲区的美丽州城提供了路径参考。

一、加强城市老旧小区建设的实践

所谓老旧、改制小区,一般都是早期建设的那些设计建设标准较低、配套功能不全、设备过时老化、管理不善、人文环境差的居民小区。六角亭办事处辖区的老旧、改制小区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共有99个,涉及居民3233户、9135人,房屋产权大体为三种类型:有独家产权单位的75个,多家产权单位的21个,无产权的3个。近年来,办事处从改造居住环境入手,寓管理与服务之中,对症施治老旧小区建设管理难题,收效良好。

(一)加大投入抓改造

针对老旧小区公共设施薄弱和老化问题,多方筹集资金10366余万元,对辖区62个老旧、改制小区院落和危房进行了统一改造;实施99个老旧、改制小区化粪池、下水道、室外墙体美化、院内场地硬化绿化等工程;新建和改造老旧、改制小区公厕17座;完成四维街、和平街、沙井街、薛家巷、学田巷等38条背街小巷的进出口道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新建老旧、改制小区停车场7个,“摩托车之家”3个,扩建四维街、人民路物资局大院停车场,新增停车位300多个;修建老旧、改制小区形状各异花坛40多个。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堰湾路下水道堵塞问题,投资70多万元予以整修;针对六角亭原菜市场破烂不堪的状况,收储私人建设的菜市场以及住房等,在原址上新建文物管理所和文化广场。通过改造和整治,所有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道路路面平整、路灯及管线布设基本完好、围墙墙面整洁美观、垃圾定点投放和定时清运、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的预期建设目标。

(二)突出环卫抓整治

针对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结合恩施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办事处组建工作专班,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要求对老旧小区环境开展综合整治,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巡查与整改不松手,突出解决小区道路破损、屋面渗漏、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贴乱画、乱扔乱倒、排污等问题,确保小区环境达到以下标准:道路无低洼积水;绿化树池内无杂草、垃圾、裸露黄土;公共设施设备完好,无乱扔杂物、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损坏花草树木等现象;围墙墙面无破损、无商业广告;垃圾箱整洁、无异味;化粪池管道通畅,无污水随意流放。整治过程中,突出“绿化覆盖”,投入50万元,在城市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修建树池花坛40多个;突出改造建设胜利街小商品市场、人民路农贸市场,创建“一街一路”示范工程;突出市民素质提升,开展城市管理“小手牵大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我爱斑马线”、“垃圾换鲜花”等系列主题活动,制作宣传老城文化、抗战文化的大型文化墙及社区文化长廊,让无声的古街、深巷诉说老城乡愁,汇聚老城人“热爱老城、维护老城、建设老城”的强大正能量。

(三)常态长效抓管理

针对老旧小区长期无人管的问题,推行三项新举措。一是建立“1+6+X”城区管理机制。“1”指由办事处城管办作为城市管理牵头单位,“6”指城管、派出所、工商、交警、环卫及所在村(居)委会各派一名行业管理联络员,“X”指多名文明劝导员和保洁员。每月由牵头单位组织对大街小巷、老旧小区、辖区机关单位“六城”同创工作进行巡查、考核并兑现奖惩,对连续6个月评为“优秀”的居民户和个体工商户优先纳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对象,追加“资金鼓励”。二是推行“四员”精细化管理措施。即对各老旧、改制小区都聘请网格管理员包干整治监督任务,选聘物业管理员做好物业服务,明确环卫保洁员对小区垃圾做到日日清运,从办事处、居委会抽调专人组成“创卫”督导员定期督导检查。全办干部职工分片进入55个网格小区,组建路段、斑马线、广场噪音等部位巡查值守志愿服务队,实行“站点守线、领导包片”责任制,带领和督促“四员”履职尽责。三是落实小区管理模式。根据小区产权性质和居民意愿,选择单位自管、居委会代管、委托物业公司管理、居村共管、房管部门管理其中一种方式,确保每个小区都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二、城市老旧小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时有反弹

由于老旧小区在规划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和历史欠账较多,加之日常维护管理缺失,导致改造整治后的成果難以巩固,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主要表现为:违法建筑回潮;商贩随意进出小区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随处堆放杂物;绿地无人养护管理,加之人为践踏,猫犬的毁坏,机动车的碾轧,造成树木、草坪、花卉等枯死严重;环境卫生差等。

(二)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难以消除

与新建小区比,一些老旧小区房屋、上下水道设施、供电线路和消防设施陈旧老化,人为破坏和被盗现象严重。部分老旧小区的建筑较为分散,难以达到相对封闭和独立,有的小区还没有门卫值班室,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车辆失窃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老旧住宅小区房屋出租率普遍较高,居住人员关系复杂,治安防范困难。

(三)小区综合治理难点需要破解。

一是物业管理难。因为企业改制,逐步形成了老旧小区多产权和无产权并存、管理职责不清的局面,建设初期引进的物业公司和多产权单位的小区各单位在公用设施、公摊部位和水电等设施维护方面互相推诿,致使有的小区长期无人管。二是小区改造缺资金。一些老旧、改制小区建设之初只是为了解决居民、职工住房困难,规划方案简单,致使房屋质量参差不齐,配套设施不齐全,需要大量资金改造,仅靠财政投入和老旧小区房屋公共维修基金难以为继。三是居民观念陈旧。老旧、改制小区多数居民习惯于“有问题,找单位”,缺乏“花钱买服务”的意识,还有一部分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和农转居居民等低收入家庭业主交不起物业管理费。

三、完善城市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措施

老旧、改制小区的管理不是单纯的物业管理问题,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一)加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牵头对老旧小区后期管理加大协调力度,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对老旧小区整治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专项计划,按照政府组织、居民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进行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切实解决老旧小区的现实问题。

(二)加大物管进驻宣传引导力度

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居民的参与支持和理解程度至关重要。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转变工作,使广大居民群众真正明白,和谐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居民,无论是物业管理还是居民自治,“花钱买服务”是理在其中。

(三)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

政府财政部门要建立房改房维修、物业应急管理等专项基金,用于解决小区公用设施设备维修及物业管理中的突发问题。要着力解决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程序繁琐、审批难问题,可通过审计部门,对小区实际问题现场调查证实实际需求,出具审计报告,确保正确支配维修基金。老旧小区改造资金除了政府补贴外,还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予以筹措。

(四)加快推进房改房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关系复杂,产权不明晰是老旧小区难管理的关键所在。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的产权归属,采取政府统一管理制度,将产权明晰化,消除有事找不到责任人的混乱现象。产权单位是住宅的产权人的,要对老旧小区的改造进行相应投资,且有义务承担维修管理费用;产权已归个人所有的,不再享受单位承揽一切服务的福利,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上交相关费用;产权单位已经破产的,则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

(五)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措施

老舊居住小区整治工作完成后,要通过解决管理责任主体、资金来源、管理机制等问题,巩固整治成果,避免问题反弹。要按照符合老旧小区实际、尊重居民意愿的原则,落实后续良性管理措施。具体可以由业主选聘物业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也可实行业主委员会自治自助式管理,还可以采用社区管理、物业服务中心管理模式。社区要组织小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培养居民的现代素质,不断推进小区精神文明建设。

(柳景国,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人大联络处主任。)

猜你喜欢

产权整治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撮粮之术(下)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产权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