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生本阅读指导的策略分析

2017-03-21陈昕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指导策略

陈昕

【摘 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关注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以及学生生命发展的生本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也是和小学低段非常适合的阅读方式。教师在进行小学低段的生本阅读学习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文章针对小学低年龄阶段的生本阅读指导,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段;生本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86-02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活动是开启低年龄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智慧的一把钥匙。但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是特别强,不能很好地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所以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要给予有效的指导。本文对小学低段的生本阅读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以期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巧妙设计疑问策略

儿童心理特征中最突出的就是好奇心强,这一点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设计一些疑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进行生本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巧设疑问:

1. 将疑问设置在意蕴深处

教科书中的一些典范课文,有的包含着很多哲理,有的内容含蓄而丰富,有的含有无尽的韵味,这些文章所蕴含的意义都很深刻,教师如果能够寻找挖掘其中的奇妙之处,并且以此来引发疑问,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对课文进行阅读,并且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探讨,最终弄清楚了问题的答案之后,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2. 将疑问设置在平淡之处

有些课文内容可能会稍显平淡,没有什么特别有趣或者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因此,学生对于这些课文内容会感觉到平淡、枯燥,也就不容易对这些课文产生阅读的兴趣。但教师可以在这些文章的平淡之处设置疑问,因为很多文章看似一目了然、文章内容平淡无奇,但教师如果能在此时设置适当的疑问,引导学生对文章深入的挖掘,寻根问底,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升。通过这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对于原本理解很浅的课文进行再挖掘,从而读出课文中更深层次的韵味。

3. 将疑问设置在比较之处

在这个比较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新旧知识的对比,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但是学生在发现所学的知识之间产生联系的时候,就会更有兴趣和热情,学生的阅读动机也会在一些背景知识的影响下大大的加强。比如,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如果以前学过同一个诗人的其他古诗,就很容易在老师提问的时候回忆起来,从而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

例如,教学《春的消息》时,在学生对课文的最后一节进行阅读后,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文中写道“春天,我们要唤醒溪流,听他唱歌”,那么同学们谁能形容一下溪流是怎样唱歌的呢?学生举手回答,有的说“啦啦啦啦”,有的说“哗啦呼啦”,还有的说“欢快的”。老师说道:“你们说的都很好,但是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词语?”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叮咚叮咚。”老师就可以表扬他说:“很好,是叮咚叮咚。”这样学生就学会了利用学过的词语来理解当前所学课文内容的方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了设置疑问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自己掌握的内容,这个回忆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激发学生生本阅读的兴趣。

二、倡导亲子共读

首先,低年段学生自身的语文积累和自我监控能力都比较薄弱,让家长了解亲自共讀的生本理念,就可以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其次,亲子共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空间,并且这个空间非常的适合学习,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学生和家长能够亲密互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从设计和实施阅读计划,从选择阅读的内容到确定阅读的内容,学生、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营造出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

还有需要注意的就是,家长在进行亲子共读的活动中不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希望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一两本书的阅读就能得到质的飞跃。保护儿童的阅读兴趣,让儿童在阅读中感到快乐才是进行亲子共读最主要的目的。家长还要尊重儿童的阅读感受,要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避免用成人的阅读视角对儿童的阅读理解产生错误的影响。

例如,有一些家长会和老师反应,在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活动时出现困难。比如在对《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进行阅读时,孩子很向往书中的巴学园学校,希望自己也能进入巴学园去学习和生活,而家长却从现实方面告诉孩子没办法去那里学习,因为巴学园学校已经不存在了,这会让孩子感到很失落。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儿童思维和成人思维之间的巨大差异。家长一定要避免在进行亲子共读时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这个阶段的学生还很少用理性来表达阅读的理解,更多的还是天真烂漫、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这个例子中,家长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比如对孩子说:“你想到巴学园学校去学习,那么你最喜欢里面的什么地方呢?”用类似的问题来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可以更好地体现生本阅读的价值。

三、及时肯定

在生本阅读的指导中,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阅读效果和儿童的心理发展。心理学表明,儿童在自己的良好行为表现受到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时,就会从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并且心情会更加愉悦,从而产生动力,进行更好的发展。在生本阅读中同样如此,根据儿童对于表扬和肯定的渴望心理,及时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就可以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充满信心,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参与阅读。

比如在进行公开课的活动时,由另外一个班级的任课老师来我们班上课。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提出了一个联想问题,只有很少的学生举起了手,其中还有一个平时最调皮的学生,因为这位老师对我们班级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他就把这个调皮学生叫了起来回答问题,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学生回答很准确。这时老师对他进行了表扬:“真不错,你回答得很具体,你真的很聪明。”同学们也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并且为他鼓掌,这个学生就很高兴地坐下了。在后面的时间里,这个孩子听得格外认真,一点都没有调皮捣蛋,还有好几次想要回答问题或者发言。通过这个孩子的表现我们就可以发现,老师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更加认真努力地去学习。

教师在生本阅读的课堂中对于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给予关注。生本阅读认同儿童的自由发展,但是对儿童的评价却没有放松,相反,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在外。生本阅读追求的并不是游离于课堂外的阅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阅读活动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得到阅读的自由。而学生通过老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就可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这种评价策略是在进行生本阅读时必须坚持的一点。

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了解人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而对于小学低段的儿童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要以学生为本。而阅读无论是针对任何群体,它都是具有其个性化特征的,重视个人理解的突出。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也应该把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当成出发点,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处境来考虑。在进阅读指导时,教师要能够随之改变自身的阅读状态,改变教学的心态,这样才能给予学生真正的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吕达.解读生本教育的内涵[J].人民教育,2009,10(15-16).

[2] 朱超华.关注儿童生命激发学习自觉[J].人民教育,2012,9(3-4).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指导策略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