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评价管理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探索

2017-03-21赵笑花彭月朗吴彩萍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评价方式小学生

赵笑花 彭月朗 吴彩萍

【摘 要】学校开展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制定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班级评价管理方案,发挥评价的诊断性、导向性、强化性和自我教育性功能,强化班级教育与管理,使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育行为。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班级评价;评价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专项课题“班级评价模式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课题编号:GZJY2015-12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07-03

班级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为评价对象的教育活动,是发展性班级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策略展现出不同的班级文化。班级评价,如何在具体的评价内容上体现班级文化内涵;如何体现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而不是简单的行为要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自我评价,以更好地展示其特长和个性,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课题。为此,借助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专项课题“班级评价模式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的实践,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开展了班级评价管理工作。

一、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涵

社会责任感是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责任感反映的是行动个体内心的态度体验,集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于一体,是这四种心理成分共同协调发展的结果。责任认知是基础,其他心理成分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责任情感对责任行为起到失去作用,是责任行为的动机基础,责任意识对责任情感起着维护和监督的作用,从理性上促进或阻止某种责任情感的付诸行动。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对所做的事负责,就是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

二、制订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班级评价管理方案

1. 制订年度评价目标

在确定评价内容时,班主任要根据班级文化内涵,结合班级实际进行阶段性分解;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笔者担任班主任的五(3)班,文化内涵是“学会尊重”,班训是“尊重自己、欣赏他人”。为了将这些思想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清洁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的评价,结合班级文化内涵,我们将其分为“尊人、尊己、尊物、尊规”等行为导向上,并在学年初结合上述指导思想讨论制定出相应的班级学年总目标。

2. 制订个人评价重点

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面对特质各异的一群学生,他们的起点不一样,努力的方向也有所差异,应给不同的学生留有个人发展的空间。因此,建立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引导每个学生都向着自己进步的方向努力,需要班主任在评价内容上兼顾个人差异。为此,我们制定了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指标(见表1)。

三、发挥评价过程的教育功能

1. 小组动态评价体现合作共赢

在过去的班级评价中,我们习惯使用个人评价,有评价就有对比,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对于如今个性突出的学生而言,如何通过评价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并营造互助氛围,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呢?我们尝试采用小组评价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对子小组。从开学排座位开始,班干部参与排座位。原则:优中差合理搭配,男女混编,编定的10个4人小组要实力基本相当,由组内自选小组长,组长和组员商议自主选择对子组。

(2)制定小组考核制度。常规评价分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评价细则由集体讨论制定,尽量细致便于评价操作。如“尊敬师长”,见面主动问好、穿着整洁得体。另外特设“嘉奖项”:如进步最大、为班级做好事、助人为乐和特殊贡献等,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以及校内外各项活动等。

(3)制定小组评价办法。各单项优胜均以不同的“星星”计算。常规评价分周侧重检查(如第一周主抓文明礼仪,第二周……)。每一项都由专门的班干部负责;小组检查方式采用小組自查。对子组互查 (如遵守纪律、清洁卫生);班干部抽查;每周主抓一个方面的一个侧面,然后进行综合,只有“嘉奖”那一项是周周、事事必加的,月末按星星数目的多少评出优胜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能更好地培养团队意识。如某次考核,组内有3个及以上的学生完成了某项任务,除了达标的学生获得“星星”之外,小组还有一颗集体星。这样,在小组中组内成员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就成了自觉行为,比教师管理要落实得更到位。有些项目评价不计算个人而是计算组内的平均水平,个人只进行前后比较,有进步就有嘉奖。这样,极大地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和自主管理效果。

2. 梯级达标评价突出鼓励引导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为了使评价落到实处,我们每周只主抓一个问题的一个侧面,目的在于螺旋式、渐进性地提高要求。这样的梯级目标,实际上是对学生逐级提高行为要求,评价的过程就是行为导向的过程,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3. 引导性评价培养兴趣特长

评价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恰到好处的即时评价有利于正面强化学生的言行。操作中的动态评价包括一些不确定的“嘉奖项目”,如设立参与奖、成就奖、组织奖、进步奖和爱心奖等,即在班级基本评比内容之外,设置一些开放式的嘉奖项目,引导学生展示个人才艺,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专为那些主动寻找机会为班级担负起职责、做好人好事、积极组织小组活动以及参与各级各类活动表现突出者提供机会。

四、收效与启示

1. 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于基本常规方面的评价内容,我们由“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淡化量化指标而改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态度上的肯定和激励性语言引领。仅以上述学习习惯项目评价为例,根据这些不同形式、不同侧面的抽查,个人、家长、教师、同伴进行描述性简评的要点如下:

家长评价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自觉性(是否需要督促)、速度(是否磨蹭、拖沓)、态度(作业书写是否认真、正确和规范)、任务外的求知学习(学会根据自我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自我补救)。家长借每月评价的机会,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实践的指导、监督、激励和调控,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期望,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态度(如独立性、自觉性、耐心和毅力等)及作业数量、质量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采用积分累积(记录作业优秀的次数)和等级评定(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的方式。定性如口头表扬或在作业中书写评语,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且比较全面地描述学生的状况,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同学评价和学生自评主要是针对前后作业态度的比较,如书写是否认真,字迹工整与否,有错是否及时订正,尤其是对听读的作业项目,通过抽查的方式,检查自觉落实的情况。

这样,通过小结评语等形式,表达了对学生该阶段行为的期望,比简单的评判效果要好得多,使学生在师长的引领、同伴的褒贬和自我的省悟中认识自己、调整自己和发展自己。

2. 有利于学生学会欣赏

小组互评是班级评价的重要方式,在小组互助式评价中,我们设计了“小组评比礼物互赠”活动,即暂时“落后”的小组给优胜的对子组送小礼物(最好是自己动手做,精致有意义就好)。在下个月月初的第一个周一,举行小组赠送礼物仪式。在送出礼物的同时,彼此真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送上一句真诚的赞美。为了保证赞美发自内心,每一轮小组评比之后,专门抽出时间让各自小组开展给对方小组“找优点”活动,每人至少找到一条对子小组中值得自己小组借鉴和学习的优点。

学生在互评中,逐步学会评价他人、欣赏他人,学会倾听、学会赞美,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回答,也增强他们对自我评价的信心。同时,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真实、客观地评价自己。

由于激励机制的引进,每个学生都感到有“出众露能”的机会,教师、家长和同学对他(她)的信任与期待,不仅化作了动力,也体现为一种约束。如在小组内,某学生因为一次疏忽,作业忘了交或者预习忘了完成,他(她)会及时补齐,同时主动为班级做好事,帮助小同学、主动捡拾垃圾等,用自己的努力弥补自己曾经的“过失”。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次我提笔写作业时,组长那双期盼的眼睛便出现在我眼前,我们组只有我的书写最差,我要尽量写工整,不拖后腿……”这样的自我认识胜过万千说教。

3. 有利于学生反思,扬长避短

所有评价势必有高低之分,也易于形成竞争的氛围。竞争的确能够促使学生做出更多的努力,但它也有缺点,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与他人的比较上而忽视自己内在的进步与变化。因此,在实施评价时,要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淡化竞争心理。即使有竞争,也要确保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平等的“赢”的机会;同时,组织多项活动,给学生多种自我展示的机会,只要参与就能够得到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重視学生的自评环节,使他们看到不管自己的起点在哪里,都能找到努力的方向,进而变得愈发自信和阳光。

4. 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学校开展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可帮助班主任发现教育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方法,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帮助班主任反思教育行为,使评价过程成为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怀玉.班级管理中的评价激励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1,(5):48-51.

[2] 张向众,叶澜.中国基础教育评价的积弊与更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吴钢.现代教育评价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刘景,董丽娜.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6):248,251.

[5] 邱伯聪,赵笑花,朱演儿.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及需求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7):13-15.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评价方式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