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21黄文群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黄文群

【摘 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该目标对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初中语文课程中包含的要素较多,为了保证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可以分别进行针对性设计。本文从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因素入手,对初中语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有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064-02

作为初中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作用种类较为丰富。就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用而言,学生从初中语文教学中获得较高的思维能力水平之后,会不由自主地将其应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或者实际生活中,并起到加速问题解决的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有效教学模式的应用,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应用有效性的因素

从整体角度来讲,能够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应用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 教学方法因素

教学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为了保证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用的产生,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语文课程内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注重变换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保证教学模式作用的合理发挥。

2. 课前准备因素

初中语文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整个语文课堂的基础。当教师由于时间不足或不重视课前准备等原因,得出一份与实际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契合度较低的教学方案时,其所设计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基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在充分重视该环节的基础上,增强对实际教學内容及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设计出具有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性作用的教学准备方案。

二、初中语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初中语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1. 初中语文不同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模式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教材专题内容方面。教材专题内容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为了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之目的,可以将该方面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为结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课前准备工作和教学环节。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课前准备工作质量将会直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产生影响。因此,当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从多种途径搜集教学辅助资料,结合适宜教学方法的设置得出一份高质量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案。以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吆喝》一文为例。由于文章的作者萧乾描述的吆喝种类较多且整篇文章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自主探究题目设定为不同地域特色文章之间的区别以及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流露。与封闭性题目相比,这种开放性话题的应用在激发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学生生活经历的差异使得他们对各地地域特色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因此,在自主探讨环节中,不同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激发,进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二,评价环节。对于学生而言,评价环节具有巩固所学知识内容以及强化思维能力的作用。为了保证评价作用的发挥,教师应该注重评价内容的合理选择以及评价语言的恰当应用。例如,学生指出作者萧乾在《吆喝》一文中提到的“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则教师可以将其评价为:“这种说法很正确,那么同样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描述,就冰棍的吆喝来说,你还可以想到什么样的描述评价方法呢?”这种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方式,能够使得学生从初中语文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而提问的应用则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应用。因此,就初中语文的教材专题内容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2)阅读教学方面。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其他内容相比,基于各类阅读材料的阅读教学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更高的概率以及更大的实现空间。就该方面而言,可以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设置为:阅读材料选择、独立阅读、综合讨论、鼓励质疑及疑问。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综合讨论以及鼓励质疑这两个环节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得一定的灵感,同时,这个过程也会产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鼓励疑问环节而言,针对阅读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学生利用现有知识与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知识进行对比的过程,这种对比行为具有促进自身思维纵向发展的作用。

(3)写作教学方面。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写作教学的特点是难度较高。基于这种现象,学生常常对写作学习兴趣不大,这种现象对写作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为了实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可以将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为:学生自主审题、独立完成作文构思和写作、学生之间相互点评、教师点评。从整体角度来讲,这种教学模式中包含的前两个步骤与后两个步骤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但实际上,这几个步骤之间具有互相辅助、相互影响的关系。例如,学生在点评其他同学作文以及自己的作文被其他同学点评的过程中,针对作文中的写作方式或者某一个论点会形成不同的意见。不同意见的交汇和共同会间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这种变化还会反作用于前面的自主审题和独立构思步骤,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点评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自身的作文形成一个整体化的判断。通过问题及优势的指出,使得学生加深对自身写作能力的理解。除此之外,当学生不理解教师的评价时,其与教师的讨论会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2.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思维能力提高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种问题加以重视:

(1)反思环节融入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反思环节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融入具有巩固所提升思维能力、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基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预留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学生进行自身课堂表现及所学知识回顾等内容的反思。

(2)兴趣激发问题。兴趣是学生课堂表现的主要体现。通常情况下,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常常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听讲的现象。相反,当学生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具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们通常会主动提问,并积极参与到教师布设的学习任务中。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用的发挥,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项要素,融入到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中。

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来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作为实现该目的的主要课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写作内容、阅读内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教学模式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方彩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追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姜宇飞.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徐潇.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 宫瑞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5] 胡玮玮.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6] 付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单设计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6.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