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计委:药品厂家将试点“上门”送药
2017-03-20
北京市卫计委:药品厂家将试点“上门”送药
在1月13日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务咨询会上,医改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儿科医生短缺怎么解决?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内容如何规范?社区用药改革如何与大医院对接?面对代表、委员们的询问,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一一给出明确“说法”。
解决儿科医生短缺 出台专门文件
伴随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本市自去年起迎来了一轮建档生育高峰。市卫计委副主任耿玉田介绍说,2016年本市的分娩量达到了28万。就产科资源问题,耿玉田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市已新增1400张产床、800余名产科医护人员,现有的助产资源可以满足鸡宝宝的分娩需求。”
新生儿接踵而至,儿科也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市卫计委副主任毛羽昨天表示,目前正在酝酿“加强儿科服务体系,提高儿科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在有条件的社区加强培养儿科大夫,鼓励其他科室医生转型为儿科大夫等。目前来说,“我们首先要提高各个医院儿科医生的水平,预计年内这个文件就能出台,并尽快实施。”市卫计委副主任毛羽说。
《家庭病床管理细则》将出台 不提倡上门输液
家庭病床目前已在本市城六区开展。此前一直处于法律盲区的“上门提供医疗治疗”在去年得到国家卫计委的批复后,城六区陆续开展了百余张家庭病床,家庭医生的合法性问题已经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毛羽透露:“今年我们将出台一个《家庭病床管理细则》,对提供上门治疗的目录进行明确,要以安全性为前提,提供例如换尿管、褥疮护理等医疗服务,对于风险性较大的,例如输液,尤其是抗生素,我们暂时不提倡。”
但毛羽同时也坦承:“目前社区医生的缺口比较大,我们理想状态是将近4万,但事实上现在还缺2万,像郊区,并不是不想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而是人手不足等原因限制了他们的开展。”
社区用药将允许药品厂家直接送药上门
呼吁已久的“慢病用药进社区”在昨日的政务咨询会上也得到了关注。毛羽表示,社区药品改革,涉及到大医院采购药品、药品目录对接、报销目录、社区购药等等,“我们将在今年年后医改启动之时,尽快落实”。毛羽介绍说,目前已搭建起了药品阳光采购平台,并将进入系统的电子钥匙发放给了医疗机构,正式厂家的4万多品规药品也已纳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对于社区百姓用药,毛羽透露,将试点“送药上门”,也就是说,由药品厂家直接将药品送到患者手里,不经过药房,这样可以节约社区医疗机构的空间和人力,“当然还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