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颠茄合剂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
2017-03-20倪兆武戴宇婷陈睿彦
倪兆武,戴宇婷,陈睿彦
(昭通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昭通 657000)
小儿颠茄合剂属于解痉止痛医院制剂,用于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等,为各医院常规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作为控制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方法的适、,可靠,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对小儿颠茄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进行验证。
1 仪器与试药
1.1 样品、培养基及试药
小儿颠茄合剂(批号:160301、160314、160329),由某医院提供。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批号:1 5 1 2 2 3)、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 D A(批号:1512292)、麦康凯液体培养基(批号:16011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批号:1512292)等培养基,以上均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产品,并进行过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
1.2 仪器与设备
LRH-250F生化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EZ-StreamTMPump六联过滤系统(密理博公司生产),BHC-1300ⅡA2生物安全柜(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产),YXQ-LS-75G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
1.3 试验菌株
大肠埃希菌[C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黑曲霉[CMCC(F)98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以上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且菌株传代次数均为2代。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2.1 菌液的制备
分别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培养物,用无菌0.9%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或孢子数小于1000CFU的菌或孢子悬液,备用。
2.2 供试品的制备
取每个批号样品两份,将其混合均匀并作为供试液,取供试液作为原液,取原液,再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将供试液进一步稀释成1:10、1:100的供试液。
2.3 微生物计数法
2.3.1 倾注法回收率测定
2.3.1.1 试验组
取各稀释级供试液各9.9 mL,每个稀释级5份,每份中加入0.1 mL的试验菌悬液后摇匀,吸取1mL注入无菌平皿中。加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平皿倾注15~20 mL温度不超过45℃TSA,35℃培养3天,计数;加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平皿分别倾注15~20 mL温度不超过45℃TSA和SDA,倾注TSA的平皿于35℃培养5天,倾注SDA的平皿于25℃培养5天,逐日观察,计数。每种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算数平均值作为计数结果。
2.3.1.2 供试品对照组
取制备好的供试液1mL至平皿中,每个稀释级平行4皿,其中2个倾注TSA,另2个倾注SDA,同法培养,计数。
2.3.1.3 菌液对照组
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相应稀释液(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入试验菌液,同法培养,计数。
2.3.1.4 空白实验
以稀释液检查,同法培养,计数。
2.3.2 实验结果
采用常规法检查,在TSA中:原液供试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人工染菌回收率均小于 50%,其余3种菌回收率在 0.5~2 范围内;1:10稀释级对5种菌的人工染菌回收率均在 0.5~2 范围内。在沙氏 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原液供试品对2种菌的人工染菌回收率均在0.5~2范围内。因此,本品原液需氧菌总数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计数未达到要求,需要消除其抑菌活性或重新选择适当的方法再进行验证。但1:10稀释级的需氧菌总数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计数结果符合要求。见表1。
表1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验证结果(CFU/mL)
2.3.3 薄膜过滤法
2.3.3.1 加入30 mL无菌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过滤润湿滤膜,取2.3.1.1、2.3.1.2、2.3.1.3的供试液及缓冲液1 mL过滤,用100 mL缓冲液冲洗,反复冲洗3次,并按2.3.1.1要求进行培养;逐天观察结果并记录。
2.3.4 实验结果
按倾注法回收率测定所述的计算公式,代入实验结果计算。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测定,5种菌原液时的回收率均在0.5~2范围内。见表2。
2.4 大肠埃希菌检查方法
2.4.1 试验组
取原液及不大于100CFU的大肠埃希菌菌悬液各1 mL接种至100 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5℃培养18~24 h。取上述培养物1 mL接种至100 mL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中,42℃培养24~48 h。取麦康凯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5℃培养18~72 h。
2.4.2 阳性对照试验
接种不大于100CFU的大肠埃希菌至100 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照试验组培养操作。
2.4.3 阴性对照试验
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照试验组培养操作,见表3。
表2 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验证结果(CFU/mL)
表3 大肠埃希菌结果
3 讨 论
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的相关规定,为了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用于某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必须对相应检验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因无法判定小儿颠茄合剂的成分,工艺对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以及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程度,因此对不同稀释级的常规法进行考察。通过实验表明,原液时对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明显,回收率达不到要求,以1:10的稀释级为最低稀释级可以开展检验,其次薄膜过滤法能很好消除抑菌影响,可以以原液为最低稀释级。
[1] 中国药典:四部[S].2015年:附录136-151。
[2]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51-382
[3] 严晓明,刘 萌,等.四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J].中国药事2015,29(5):485-491
[4] 曹 云,郭晓娟.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及其相关的技术问题[J].天津药学,2006,18(06):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