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丁汀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及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17-03-20张雪,李凯
张 雪,李 凯
(山东潍坊青州市黄楼卫生院,山东 潍坊 262518)
脑血栓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都使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之势。以往,针对该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为通常使用阿司匹林干预,但收效不明显[1],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便显得尤为重要,立足于此,我院就辛伐他丁汀与阿司匹林联合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155例,入选患者均经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确诊。随机分成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7)。对照组男47例、女30例,年龄区间45~75岁,平均年龄(61.28±1.22)岁;观察组男48例、女40例,年龄区间44~76岁,平均年龄(61.27±1.23)岁。在基本资料的比对上,两组均借助SPSS软件完成,差异无明显性(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吸氧、降压、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J20130078)于对照组应用,用药方式和剂量为早餐30 min后,口服70 mg;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加用辛伐他汀(生产厂家: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6875),用药方式和剂量为早餐30 min后,口服20 mg。两组均不间断用药6个月[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判依据:基本痊愈:临床体征基本消失;有效:临床体征明显改善;无效:临床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有效率=[1-(无效例数/n)]*100%
神经功能缺损评判依据:采用NIHSS量表进行。共45分,通过对患者的意识、上下肢运动、面肌力、以及眼球和视野等项目进行观察和测评:轻型(<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3]。
1.5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的辅助下完成组间数据对比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表述方式分别为“构成比”、“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分别为x2和t,且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的条件。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例23例,有效48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91.03%;对照组基本痊愈12例,有效40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80.52%。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12.014,P=0.001)。
2.2 NIHSS评分
观察组在NIHSS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对(±s)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对(±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8 25.97±3.15 15.35±3.61对照组 77 25.99±2.99 10.12±2.17 t 1.097 12.284 P 0.093 0.001
3 讨 论
脑血栓作为脑部疾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患者患病后的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麻木、同时部分患者会伴随神经功能障碍、偏瘫等临床表现,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阿司匹林可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的环氧化酶,以实现对血小板花生四希酸转换的阻止,进而对患者血小板的聚集产生控制的作用,达到血管扩张和水肿抑制的效果。辛伐他汀作为他汀类药物的一种,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对患者的指纹面积和泡沫细胞进行较好的控制,进而对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较好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发挥较好的抑制作用,进而发挥调节患者血脂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效果[4]。在笔者的此次试验探究中,系统化、科学化的分析实验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后可知,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NIHSS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改善明显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针对脑血栓患者,将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于其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陈璐菡,潘 涛.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3):161-164.
[2]陈雪扉.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19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5):652-654.
[3]陈玉芹,陈建权,孔令希,等.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96例[J].中国药业,2015,23(19):131-132.
[4]陈 伟.阿司匹林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