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探析

2017-03-20吴婉雯

商情 2017年3期
关键词:现状

吴婉雯

(顺德农商银行乐从支行 广东 顺德 528315)

【摘要】私人银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五年,但是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私人银行在银行中可以占据强有力的优势,不同研究界针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观点是不统一的,就中国私人银行的业务发展状况来看,分析了内资银行已经获取的成就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阻碍,最后主要内容分析了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私人银行 现状 未来趋向

国外的私人银行业发展已经经历了数百年,为银行获取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国外很多一流银行的核心业务,尽管我国的居民财富发展的速度很快,财富管理的市场管理空间很大,利润比较丰厚,但是就文化理念角度、市场环境发展、人才储备和风险防控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诸多的差距,由此可见,私人银行业务对于中国银行业而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以一拥而上、纯粹的“拿来主义”,需要分清楚我国财富管理的实际状况,针对市场管理的实际供求状况,由此制定出阶段性发展的目标。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大

根据《201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可投资资产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群已经超过了70万,对比于2010年增长了20多万人,与此同时,高净值人群中持有22万亿的资产数额,人均持有资产高达3100万。但是,虽然近年来国内的私人银行业务在不断拓展,很多高净值人群对于私人银行的了解更加深入,十分注重寻找专业性的财富管理机构来提升财富的实际价值,实现财富的传承。但相对于快速积累的个人财富,我国银行业的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在产品创新、人才培养、专业水平等方面都与高净值人群快速增长的国情有着明显的不相协调,私人银行业务后续发展空间及需求巨大。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根据wind资讯数据资料显示,中国银行在2013年底的业务整体经营数据并没有达到6万,对比于2012年的调查数据同比增长了50%。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在2013年底的客户数量也达到了45000户、31000户和25500户,对比于2012年的增长幅度十分明显。就管理的资产规模分析,招商银行在2013年的资产规模数据增长率为32%,顯著超越了中国银行的57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715亿元,除此之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对比于2013年整体的资产规模也分别达到5413亿元、5050亿元、1613.05亿元。

(三)私人银行业的供给因素分析

(1)私人银行客户服务需求包括金融需求与非金融需求。私人银行业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高净值客户群体,为客户的资金管理提供全面服务,由此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客户的实际资金需求包含了两个层面,第一,金融需求;第二,非金融需求。金融需求的满足主要展现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两部分,面对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金融市场来看,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对比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还相对落后,虽然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产品进行了创新,实施了资产配置,由此满足客户的实际资金需求。但这更多是停留于金融需求层面的浅层满足,对于深层次的财富传承、家族理财等系统性金融需求以及非金融层面需求的满足,还需要“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发展。

(2)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之后,私人银行有关业务的开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20条中规定,针对于有关投资经验分析的时候,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的高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的模式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帮助其投资,不会受到18条和19条规定的限制,由此给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和发展空间。

二、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思考

(一)认清发展阶段

就目前来看,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严格的来看其还不属于私人银行业务的范畴,其只是简单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延伸,还有可能是很多零售业务比较成熟的银行为了高端客户量身定做的一个相对特别的财富管理业务。由此可见,就目前来看,零售业务的开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很多针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商业银行,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的建立起私人银行业务或者建立高端的财富管理业务,但是需要分清楚具体的发展阶段,不能眼光太高,需要脚踏实地。也不能盲目的挪用西方发达国家中发展比较成熟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需要良好的结合中国发展国情和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制定好近期管理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未来目标,由此在发展的完美框架中,分阶段的实施高端客户资金管理的目标。

(二)培养储备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中药资源,国外发达国家的私人银行业务和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开展都需要先进人才的支撑,银行和有关的金融机构利用多种培训模式、考试形式和进修形式等持续性的培养专业人才,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或者私人银行家的形式对人才进行指导,其中需注意很多专家和私人银行家培训的前提是充分了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就目前人才发展还没有达标的情况来看,组建团队的形式是良好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路径,例如,可以利用学者聘请或者聘请顾问的形式搭建起专业性的顾问平台,利用社会发展的高端资源来满足当前业务开展的需求,还能在另一方面良好且快速的培养出十分合格的专业人才。

(三)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十分有利于挖掘十分先进的数据技术,强化对于客户信息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由此将私人银行的客户和其他客户群体良好区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私人客户的资金管理需求,为客户提供良好且针对性的资产管理服务。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发挥公司或者集团内部不同单元的协调性效应,该种协调性效应主要来自于客户转移和产品交叉两部分。就客户转移来看,国内的很多商业银行的覆盖面积很大,且网点很多,客户基础十分丰厚,尤其在很多理财客户中存在诸多优质的客户群体,从分支行和理财中心内部挖掘并不断的转移客户,该点也是有效拓展客户群体的良好方式。就交叉销售来看,银行实施综合化的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具体时间促成了交叉销售的可能。协同效应在发挥的时候需要强有力的系统支撑和共享。

(四)提高内部风险管控能力

银行内部需要制定出一整套风险识别和评估监控系统,将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等纳入到防控流程中,且在私人银行部门设立起相对独立的内部风险控制项目,负责整个流程的监督和执行。就私人银行的整个业务流程来看,针对其中任何一个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都需要建立起具体的操作准则进行预防,关于反洗钱、产品规范性、人员资历达标、客户准入条件等都需要设立在内控条例中,利用十分严谨的操作程序来有效监督。

除此之外,需要循序渐进的对业务经营法律风险实施内部风险防控,商业银行才能有效的控制好经营业务法律风险问题,第一,需要建立起经营业务的合同文本管理制度,还要关注更注重业务经营有关合同的能动性,通过建立业务合同文本库的形式形成公平合理的安排业务法律关系着的实际权力和义务,保障业务的推进可以更加稳定,提升业务经营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还需要重视和关注业务合同文本的实际审查、修订和使用,由此充分的发挥出合同文本对于业务经营的法律风险采取事先防范。第二,还需积极地开展业务法律专题研究,将业务提前的介入其中,充分的论证很多新產品发展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注重业务法律框架建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研究业务经营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第三,建立起业务的法律风险后的评价制度,研究并分析业务法律咨询中存在的难题和法律难题,实施评价,之后做好法律工作的引导,对业务的发展进行规划和调整。

三、结语

文章主要内容围绕中国私人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实施了讨论,根据分析可知,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大、业务快速发展,面对未来发展其可能的需求包含金融需求与非金融需求两种。私人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到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风险问题。私人银行的业务风险发生和银行内部的管理风险产生之间关系紧密,因此需要将风险防控实际的纳入到商业银行的整个风险管理系统中,由此完成风险管理体系的统筹和规划。董事会和企业的该机管理需要正确分析和看待私人银行业务开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由此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内部监督和管理体系,私人银行的操作风险十分显著,由此需要重点建设出一个风险防控环境具有必要性,由此才能促进私人银行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私人银行的稳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包含认清发展阶段、培养储备人才、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内部风险管控能力几部分,相信通过发展措施的实施,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前景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陈捷,黄海.私人银行业的洗钱法律风险分析及对策[J].浙江金融,2013.

[2]林业新.中国私人银行现状浅析及展望[J].现代经济信息,2014.

[3]夏海玲.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2.

[4]王玄玄.浅谈新常态经济下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改革方向[J].商场现代化,2016.

[5]卜银伟.私人银行业务的地域特征与发展策略——以四川省为例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1.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