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学生主体性
2017-03-20郭郁玲
郭郁玲
摘 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决定性影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其是主要的素质教育空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实现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性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
伴随着新课程的出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将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基础课程教育之前,着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终的教学效果也是很不理想。对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策略有着显著的教育意义。
一、转变教学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代教育中,需要教师将教学课堂的主体位置还给学生,将自身位置转变为配角,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能够独立掌握课堂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创造课堂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活跃。对此,教师应当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从以往的服务性“教”转变为主体性“学”。在教学时,以了解、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和总结处理学习困难的方式为主。
例如,在小学语文“矛与盾的合集”教学时,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拓展课堂教学范围,除了重视生字词的教育以外,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教会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實践的精神理念。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一精神理念,从而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精神理念。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实现学生主体性打下基础
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较高的兴趣,则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我国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乐之”才是教师应当培养的目标。有了兴趣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自然学生的思维就会更为活跃。对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着重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只要学生有了充足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便会得以体现,从而教学的主体性也就真正落实了。
例如,在“笋芽儿”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笋芽儿的“人性化”特点,将“长大”“穿衣服”这类词着重讲解,通过拟人化的描述方式提升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笋芽儿”的特点,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通过这样的趣味性教学,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构建新结构式师生关系,落实学生主体性
在新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师生平等为主,教学课堂应当充分展现民主性。民主的课堂结构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学生展现主体性的根本。在实际的教学中,有部分教师无法放下高姿态,以自身在教学中的教育权威性自居,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建议不予理睬或是直接否定,甚至还会出现责备、嘲讽等情况。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便成了课堂的独裁者,学生完全无法发挥应有的主体性。
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恢复学生的主体性:(1)教师需要对学生有热情,有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是实现民主性课堂的根本。没有真情教师就无法真正投入到教育中。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心学生,更应当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关怀和照顾。教师在平常的教育中,需要杜绝急躁、呵斥以及责备等行为。(2)教师需要真正投入到教育中,杜绝负面情绪在教学中的发生。情绪具备一定的传播性,教师在生活当中遭遇到的不满,坚决不能带入到课堂中。如果教师感到伤心、痛苦,在教学中不加以克制,必然会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受到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学会健忘,在学生面前压制负面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优化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性。(3)教师需要体现教育民主性,消除学生心中教师“威严”的形象,构建一个和蔼可亲、可以交谈交心的朋友的形象。教师需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建议,建议不恰当时指出不恰当的地方,如果建议合理,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真正民主的课堂。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成长环节,做到从浅至深地培养学生的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此外,教学方式必须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符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学英.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J].学周刊,2013,12(16):167.
[2]更嘎拉毛.立足主体,关注发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J].科学中国人,2015,19(2):87-89.
[3]朱永萍.孩子,你是课堂的主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3,3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