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2017-03-20魏志军
【摘 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现代社会,谁都回避不了竞争这个现实。学生从小到大要经历无数的竞争,如果没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仅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感,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此,要使今天的小学生成为能在明天的生活中感受快乐和幸福的人,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竞争意识;培养;策略
没有竞争,无以求发展。教师要经常为学生设置竞争的氛围,竞争的环境。从多种角度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生活在竞争的环境中,时常有急迫感,逐渐形成竞争意识。
一、大胆放手,培养小学生的主动精神
竞争意识,从其实质来说就是主动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我要学,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学,要我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种主动不仅是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内在动力,也是及时抓住机遇获得成功的根本保障。主动性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大胆放手,只要学生能做的就不帮他做,只要学生能说的就不替他说,只要学生能想到的就鼓励他去想。是学生意识到一切都要靠自己,只有付出一定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绩,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二、提高效率,加强小学生时间观念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在时间的流动中只是一个不断缩减直至终结的过程。每日每夜,每分每秒,都是岁月的篇章。人生的日历翻过去,就会成为逝去的记忆。尽管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确有许多不公平,但至少有一点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公平的:即每天的时间。不管你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你身居高位,还是出身低微;不管你一生成就大业,还是碌碌无为……我们每天所拥有的时间都是一个定值——24小时。失败者常常在浪费时间又被时间所遗忘。而那些成功者所具有的共性就是:珍惜时间的价值,从不虚度光阴,更懂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竞争既要强调实力,又要讲究实效。由于家长和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做事往往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学习做事的效率很差,这些不良的习惯容易使学生在竞争中错失良机。所以从小培养学生惜时、守时、抓紧时间、提高效率的意识和习惯极为重要。
三、取长补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提到创新,会使人联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发明、小创造等,或者让教师与学生有超乎寻常的作为才是创新。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说这样的话:“试试看,你能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看哪个同学方法和别人不一样”,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去创新,支持学生超越别人,这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来说是很重要的。竞争的正当策略就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推销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的能力,还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自己,同时还要善于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以创新取胜。我们一方面要结合生活、学习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善于和别人合作,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当学生有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价值和快乐,从而进一步增强以创新去超越别人的意识和信心。
四、对小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提高竞争意识
竞争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的,怎样正确对待输赢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竞争行为,因此,竞争最终将是意志力的较量。一般来说,一个人经受的考验越多,承受的困难和压力越大,意志就会磨练得越坚强,也越不害怕竞争。“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和挫折最能锻炼入的品质与意志,它们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
例如,甲同学说:考试之前,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希望考试成绩有进步。果然,考试成绩发下来后,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甲学生讲完后,老师提示学生從他成功的经历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乙同学说:我在考试前,也给自己定了个目标,然而考试的结果却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要提示学生从这样的经历中寻找原因,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五、端正心态,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竞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就应具备坚实的基础,学好各门功课不断自我完善。所以要帮助成绩理想的学生克服过分夸大自己能力的消极情绪,向他们指出:他们能在竞争中胜出,说明他们有一定的潜能,关键是要在成功面前不自满,并继续努力。还要帮助他们克服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看不起失败者,盲目松劲等不良情绪。目标达成,仍要积极引导以保持激励的效果。对于在竞争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如努力不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上课听讲不专心、疑难问题没及时请教老师、参与竞争时不够沉着、没有合理安排作答时间等,这样把原因归因于这些不稳定的可变因素,就会增强其成功的动机。另外,要教育学生看到别人在成绩上超过自己时,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失败,虚心向成功者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并在学习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还要避免他们对获胜者产生妒忌心理。关键时候,老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支持和表扬,只要尽力了,即使输了也没关系,竞争就是为了找出差距,以便更快的进步和取长补短。既要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又必须有适当的承受失败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学生的能力和意志,才能在不断竞争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应该懂得:竞争不是出风头,不是争强好胜。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小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峰。
总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让小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从小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
魏志军,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