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学教学如何运用启发式

2017-03-20孙立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科学性教师

孙立发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它没有一套固写的教学格式和若干教学环节,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不论是教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演示法、自学指导法等等,只要具备上述启发式基本特征,都可以叫做启发式教学法。

二、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要搞好启发式教学,教师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了解学生,是为启发式教学创造条件

要了解学生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做到难易适度、方法适当、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要善于激疑、启发思考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抓住其重点和难点,着力启发,对次要的问题可以回避。要善于提出有启发性的课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使其有探索解决问题的要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地。”什么叫“愤”“悱”呢?朱熹解释为“心求通而未达”,以及口里想说而又说不清楚的这种状态。当学生没有这种要求不能举一反三的情况下,是不肯进行教学的。可见孔子的教学思想,是认为只有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求知,又想跃跃欲试的状态下,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智力。

3.打开思想、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

《学记》中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张而弗抑,开而弗达。”其意是说教师的启发是引导而不是拉拽;是激发而不是推压;是开导而不是代替。在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后,教师既不是生硬地灌输知识,又不是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是使学生既积极思考,又善于思考。

4.处理好师生关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启发式教学的保证。课标中强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学生寄以希望,为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铺垫台阶,使后进生认识自我,克服自卑。教师对学生的过失、缺点,有时用“微笑”,有时用“鼓励”,有时用“推心置腹晓以大义”去对待。这样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勇气和欢乐,会使他们兴致勃勃地學。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科学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要完成科学教学的任务,首先要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不仅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性,教学方法也要体现科学性。科学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是指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须是正确可靠的科学知识,必须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是伪科学。有位科学老师在上课时讲:“我们越往南走,天气就越热”,这种说法就违背了科学性。其次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不失时机地融会贯通地进行思想性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再次在教学中还要讲求艺术性,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心施教,注意科学所不能包涵的诸多因素,使教学达到完美的程度。

科学性是根本,是基础;教育性渗透在科学性教学之中;艺术性是使科学性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

教育就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今天在校的青少年,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今天的教育。不但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而且要充分估计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未来需要大量具有开拓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当前知识总量增加快,更新周期缩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无限迅猛发展的知识,唯一的出路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3.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智力因素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品质。它是以知识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智力因素的范畴。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部分,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等。可见,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学习激发力量是不行的。

4.因材施教要和因势利导相结合

学校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形式,在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经历和天赋不同,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学习方法都不一致,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既要有统一要求,照顾学生的共性,又要承认差别,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特点,注意因材施教,保证教学的“大面积丰收”。

要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对具体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势”,就是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总和。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不同,要随时就势,因人制宜。只有把因材施教与因势利导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1.质疑启发

质疑启发,就是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有位老师上课时就问:“谁能用手抓住射出的子弹?”学生惊疑静下来却又纷纷议论:“飞出的子弹怎能用手抓呢?那不是太危险了?”“谁也不能抓住!”老师接着说:“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的一个飞行员看到舱外有一个小小的东西在蠕动,用手一抓,却是法国人射出的一颗子弹。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问题。”

2.直观启发

直观启发,包括演示启发、实例启发、比喻启发等方法。学生对生动具体的现象比抽象的理论叙述有兴趣。一些再现的奇异现象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甚至终生难忘。小学时,学习大气压强,老师给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至今留有很深的印象。又如老师在讲蒸发吸垫时,做了一个“烧不毁的手帕”小魔术。把一个手帕用水浸湿在蘸上酒精去烧,酒精燃烧水蒸发吸垫而不致把手帕烧毁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练习辅导启发

所谓练习辅导启发,是给学生一些思考题,使学生运用已知理论去解决问题。如:讲解大气压强时老师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茶壶上要留有两个孔?讲完电路时老师给学生留下一个实验习题:给你电池、导线、小灯泡、电键,请你设计并连接电路。有的教师在发现学生学习上出现的毛病,不是直接指出错误,而是透过出现的毛病,进一步提出新的矛盾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查阅资料寻求正确答案。这也是启发式教学。

总之,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可补偿性。要以辩证统一的观点理解它和正确地运用它。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科学性教师
最美教师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圆我教师梦
浅析大学体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