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自卑这沼泽地

2017-03-20麦雪卿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成文自卑辅导

麦雪卿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李成文”这个初三中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如何解决这一心理障碍,解决中所采用的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成效。

【关键词】个案基本情况;行为表现;成因分析;辅导及矫正;理论基础;辅导策略;教育效果;启示

一、个案基本情况

李成文,男,16岁,2014学年度初三(5)班学生。

(一)行为表现

成文成绩一般,智商中等。上学常迟到,听课效果差。不专心,或是乱画画或是看漫画书,作业、练习缺交较多。而且当老师问及缺交作业的理由时,他总是默不作声,当老师批评他时也只是低着头,不作任何解释,样子十分颓废。但他也有闪光点,他勤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有画画特长,喜欢偷偷在抽屉里画画,他画的画得到美术老师的好评,但他坚决拒绝为班出黑板报。

(二)成因分析

家庭原因:成文父母在另一镇上的市场里摆摊卖蔬菜,每天早上四点左右父母就得上交易市场去购货,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才能回家,忙完晚饭等就睡觉了。故他们对成文的关心不够。成文还有一哥一姐。姐姐已外出工作,很少回家;哥哥在外地读大学成绩优秀。成文父母常拿两兄弟比较,说成文那里都不如其哥哥。成文常独自在家,倍感孤单。于是喜欢约三五“知己”去打游戏机,父母得知后,禁止其外出,于是他提出条件,买一台电脑回家。父母同意。他便不用外出也能常常晚上玩游戏机到深夜。

学校原因:初三功课压力大,因为他的基础一般,上初三后就更显吃力,课堂上稍有跟不上时,他就认为是自己笨,更没办法再集中精神去学习。各科老师都认为其实成文的成绩可以更好些。但是因为成文在学校情绪不够稳定,有自卑感,常焦虑不安。开始的时候老师找其作个别辅导,他也是心神不定,没什么效果。后来部分老师也放弃对其辅导。

挫败经历:读初一时,美术老师就看出成文有绘画的潜能,鼓励他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成文向父母要钱买美术用具时,父母不相信,还讽刺他学习成绩这样差也有资格讲“兴趣”。他在刺激下拒绝任何有关美术的活动。自信心也彻底丧失了。

二、辅导及矫正

(一)理论基础

成文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其实就是自卑心理,过渡自卑是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应及早清除。对成文的所有辅导与矫治工作,都基于心理学中关于自卑的理论研究。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不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是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己价值的怀疑,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一种失去平衡的行为状态。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自卑使人变得十分敏感,经不起任何刺激。自卑感是在自己内心作比较(自己的想法与自己实际价值比较之后产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由于先天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未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也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克服缺点,寻找自身的亮点,对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当重要的。在美国一间黑人教堂的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在这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下来你是什么这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将成为什么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你是什么,是上帝给你的礼物,你无法选择;你将成为什么,则是你给上帝的礼物,全由你作主。来自成文自身的种种诱因,促使他意志消沉,他就用消极和自卑来对待生活。

(二)辅导策略

我们知道人态度的转变需要正确的认识,并要通过行动和取得成功的体验才有可能实现。对成文自卑的矫正,正体现了心理辅导中的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以及创设良好心理发展环境的策略;遵循了平等尊重原则以及适应个别差异的原则。首先要让他全面地、辨证地看待自己,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不仅要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要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然后,要他学会正确地归因,不能因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要提高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干好。要注意自我激励,学习上,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在不断成功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1.与成文建立良好关系,让其认识自我,重塑自我

作为班主任,我有许多接触学生的机会,和成文建立良好关系,用爱使其感到老师是关心他的。利用上课,巡堂的機会,查看他的行为,课后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可取的。让他感到老师无处不在,尤其是课堂上,只要他稍不留心,老师就暗示他;若有一点儿进步,就立刻表扬。我让他将自己的兴趣、嗜好、能力和特长全部列出来,哪怕是很细微的东西也不要忽略。让他发现其实自己有很多优点,并且对自己的弱项和遭到失败的地方持理智和客观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又不将其看得过于严重,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现实,这样自卑便失去了温床。用“代币制”,让他列出自己能做到的各项目标,老师把这些目标高度调整,让他“跳一跳”就能拿到。每次他达到目标,我都在德育上加分给他。应用小步子原则,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或更高的目标,让其培养出“我能达到目标”的信心。

2.安排担任群众性工作,在工作中接受教育,消除自卑和焦虑心理

初三毕业有许多升学的途径,看来发挥成文的特长,就读高中特长班是最好的选择。我动员美术老师安排他担任美术兴趣小组长,负责课前准备的检查记录及协助美术老师收美术作业及发动同学们制作美术作品参赛。他在工作中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有能力的。我还发挥其个性特长,吸收他参加班上宣传小组,为墙报画画。鼓励他积极参加镇里的美术比赛。在参加“中小学生即席挥豪绘画比赛”中,他取得优异成绩。在我为他创设的条件中,他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他的勤劳,使他被同学推选为劳动委员,每次清洁劳动都体现出他的不怕脏不怕累精神。同学们因此而欣赏他,惜日样子颓废的成文开始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3.与家长联系,取得步调一致

父母对成文的看法,是使得成文自卑的主要原因。因为我已渐渐得到成文的信任,我就引导他讲出他认为父母做得不够的地方。经过多次与他父母联系,基本上能让其父母了解到成文心里的痛楚。他们决定早上四点去购货,六点左右其中一人回家煮早饭成文吃,送他上学,让成文一早起床就感受到父母的存在,自己得到重视。晚上父母尽量早赶回家,虽不能一起吃晚饭,但晚饭后父母陪着他,让他安静地做作业,还不时鼓励他。家里的游戏机搬到客厅中,允许成文星期日玩游戏三小时,其余时间不得使用。开始时成文还忍不住玩过几次,父母知道后没有责备他,反而表扬他,因为他已知道要控制自己,只是须要时间。父母也没有再拿成文和哥哥比较,并要求哥哥每月写封信回家,鼓励成文向着定下的目标不断进取,鼓励他学好美术。有了家人的关心和鼓励,成文上学不再迟到了,也不闹情绪,焦虑感也减少了。

4.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我跟他通过书面进行交流,每周让他以周记的形式把所思所闻所遇到的问题写给我,这样我就能及时了解他的心理状态,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辅导。和他一起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共同商讨如何去克服它,解决它。此外还鼓励他主动与同学交流,认真履行美术兴趣小组长和劳动委员的职责。当与同学的沟通出现矛盾时,用换位思考法,让他明白别人没有看不起他。他不再低着头跟老师、同学说话,在任课老师辅导他的功课时,他也不再抗拒了。

三、教育效果

经辅导后,成文已从自卑的沼泽地中走出来,克服了自卑,自我意识正确,对自己有了全面客观的评析,能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升了自信。在升高中考试中,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被本区一所实验学校录取就读于美术专业班。父母、兄长、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高兴他有如此的进步表现。

四、启示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要及早发现,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越早发现问题辅导的效果越好。心理辅导要有多方面的配合,充分调动学生周围的影响因素,为其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家庭教育不正确往往是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了解其家庭背景,教师要和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持续性的效果。青少年的自卑心理往往有反复期,老师要密切留意其各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要立即采取行动,把之前的教育成果加以强化,让学生感到时时有人在关注他,鼓励他,从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促使他坚定信念,重拾自信。

【参考文献】

[1]费穗宁,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114

[2]A.Adler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8年

猜你喜欢

成文自卑辅导
徐成文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