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做学生心灵的“按摩师”

2017-03-20况才利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况才利

【摘 要】小学生处于心智尚未成熟阶段,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错综复杂的压力和负面因素会对处于少年阶段的未成年人的心理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帮助和指导,缓解心灵的疼痛和压力。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应该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况,做学生心灵的按摩师,及时倾听、引导、梳理。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加以关注,以尊重的态度,真诚的情感,进行恰当的疏导。当你走进学生心灵之后,学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关键词】注入阳光;给予自信;拭去娇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每每看到在地上滚爬的孩童,心中立刻会闪现一个词“无忧无虑”!然而现在的孩子有太多的忧虑,在学校有来自教师的压力,在家里有来自家长的压力,复杂的社会和家庭让他们变得无所适从,他们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各种成长问题的直接导因。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不敢做灵魂的工程师,只想做学生心灵的按摩师,走进孩子的心灵,给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帮助和指导,缓解心灵的疼痛和压力。

一、注入阳光

我们的学生不光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小小年纪也会遇到人生的难题,找不到生活的出路,人生逐渐萎靡,这时,我们要及时注入生命的阳光。刚接到一个新班,有个孩子的名字叫“文孙吴”,一看这个特殊的名字,我就觉得这孩子会有一些故事。还没来得及多想,就有人来汇报,他没有交作业。于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不交作业,他抬起低下的头,用阴郁的眼睛瞥了我两眼,没作声。于是我对他说:“作为一名学生是一定要完成作业的,知道吗?”他点了两下头,还算听话,于是叫他回去。可是接连几天,也没做,要嘛就乱画几个字。上课,他静静的坐在那儿,偶尔才抬起自己的眼睛,什么也没听,书上却多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图画。即便是下课,既不与其他孩子玩耍,也没听他说过几句话。课备得再好,课上得再好,对他毫无意义。两个星期过去了,老样子,于是请来了家长。家长面对来自老师的指责,声泪俱下,她说:“我这个孩子是从我妹妹那抱养来的,为了教育他,我说了很多,他已经很恨我了,我现在都不敢说他了,说了他别人会说我待不得不是亲生的孩子。”原来她在抱养了妹妹的孩子后,自己又亲生了一个儿子。她还说:“我自己的孩子很听话,只有他不听,他亲生妈很喜欢,过几个月就把他送回去。”其实亲身妈也无心把他接回去。原来的的宝贝突然失宠,觉得谁都不想要他了,小小的心灵如何受得了。这样的家庭会毁了这个孩子。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次,要收很少的几元钱,他迟迟不能拿来,我把他找来,对他说:“你很多天,都没有跟你妈妈说话了吧?”他只是淡淡地点点头,我接着说:“不要这个样子。”停了一下,以一种羡慕的语气说:“你不知道你有多幸福!”他听了木然的咧了一下嘴,算是笑吧。然后,我用稍重的语气说:“你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他们都十分爱你。家里的爸妈,为你煮饭洗衣,很辛苦的送你上学,他们为你做的一切,只能说明他们爱你。一个不爱你的人能为你做这一切吗?远方的爸妈给你打电话,他们也是爱你的。要主动给家里的爸妈说话,在班上也要多说,开朗点吧,多笑笑,成为一个阳光男孩。”过后,从他的字迹中可以发现变化,上课头也能抬起来了,在一次测练中他居然考出90几分的成绩。在掌声中,他走上讲台,我察觉到了他嘴角的一丝微笑,一缕阳光以射入他的心灵。

二、给予自信

爱是一种生存的力量。当生活在感受不到一丝爱的世界中,小小的心灵是多么绝望,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给予关怀和足够的鼓励,让学生有重拾信心的勇气。一看她,只有一副木然的表情。母亲在她很小时就去世了,父亲又另找了一个,基本上不管她。以前的老师不管她已经几年了。这样的學生是不是就没救了呢?我决心试一试。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她的字还是写得很工整,于是在上课时,我用十分赞赏的、略带夸张的语气,让大家对这个书写认真的同学献上掌声。最先大家的掌声不是很情愿,她也感到很突兀。再后来她的听写多对了一个或者两个,也让大家鼓掌。看到她的进步,大家的掌声也真诚了几分。再后来写作文时几句话写通顺了,她同样会收获掌声。掌声让大家明白,勤奋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掌声也让她知道,大家在关心她,帮助她,只要努力着,就值得敬佩。渐渐地这个自卑女孩从此站了起来,从原来的二十几分飞身为八十几分。

三、拭去娇宠

在一个充满了爱的环境中,有时成长也会变得很难,这会让孩子唯我独尊,任意妄为,此时我们应走进学生心里,让他明辨是非,懂事明理。这个小男孩很帅,开学才几天,他就以清脆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让我记住了他。一天,我上课,他书没有打开,桌上摆着很多玩具,正起劲的玩耍。我很生气,走过去伸出手就准备去收他的玩具,他立马站了起来,用手护着玩具,用眼睛恶狠狠地瞪着我。周围的孩子都说,老师不要惹他,他谁都要打。我想我不应急着惩罚和教育。过了几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听见一个孩子在轻声地说他,他歇斯底里般跑了几步,无比仇恨的把那个孩子的板凳踢倒在地,安静的教室里的这声巨响,让很多孩子跳了起来。我抑制住了强烈的怒火。这也不是惩罚和教育的时候。后来我了解到这孩子,家里很有钱,父母离异,亲妈很溺爱,这也是争夺情感的一种方式,继母碍于孩子父亲,也对孩子竭尽全力表现自己的爱,当然,不会骂,更不会打,孩子就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一天,他到办公室,我轻轻地拉住了他,看看他穿的衣服说:“今天,你好帅哟!”他笑了笑。我接着说:“笑起来就更帅了。”他不好意思的出去了。接下来,他上课有时也听听。有一次上课,他依然在玩,不过他知道了一道我刚问的题的答案,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让他起来,回答完全正确,大家觉得很意外,于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阵响亮的掌声后,上课他会多坚持一会。下课了,经过他的身边,我朝他伸出了大拇指。这很受用,有一天下课,他居然跑来问我:“老师,这节课我表现得怎样?”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说:“很好,你能坚持下去吗?”他说:“能,表现好了,你一周给我妈妈打一个电话。”这个在家里表现得同样不好的孩子,还是希望得到肯定。我说:“你知道哪些事做了,别人会生气,那些事做了别人会满意吗?”他也说出了几点。要想一个孩子明辨是非,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绝不会这么简单。不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看到了向善向美的力量。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知道儿童的生活和心灵。”成长的道路不会平坦,小小的心灵不时有点疼痛而扭曲。人的身体累了、疲倦了,要休息,有时候还要做按摩,才能恢复健康和活力;心灵也有疲倦的时候,也需要抚慰和按摩。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加以关注,以尊重的态度,真诚的情感,进行恰当的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