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佛教成语中的思想文化

2017-03-20丁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佛教

丁莉

【摘 要】汉语成语的佛家智慧正是两种文化——梵、汉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汉语成语作为词汇中的特殊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社会实践的体现,也必然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汉语佛教成语已成为我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和各种文学作品中,影响着其他文化存在。汉语成语中的道德文化不仅仅有着儒家、道家的哲理,还有着丰富的佛家智慧:渊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为善的为人处世、真诚的警策规劝以及正确的智慧人生等。

【关键词】汉语佛教成语;佛教;佛家思想文化

汉语成语作为词汇中的特殊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社会实践的体现,也必然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汉语成语中的道德文化不仅仅有着儒家、道家的哲理,还有着丰富的佛家智慧:渊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为善的为人处世、真诚的警策规劝以及正确的智慧人生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成语中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佛家思想文化。

一、修养学识

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印度产生的佛教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成果,修养与学识是佛教里的一个重要内容。

1.修养。佛教中的修养并不是单纯的休息调养,而指修行或修持,佛教是一种有关“心性”的学说,需要修习者去认真的体悟,在休养中将境界提升,这在成语中有所体现。

醍醐灌顶:出自于唐代诗人顾况的《行路难》一诗:“岂知醍醐有灌顶,能使清凉头不热。”(“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多次而得到得上等奶酪,印度人视其为“世上间第一上味”;“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的登基仪式,后来密宗也常用此法。在佛教用语中,常用来比喻将佛法灌输给人,使人彻悟佛理,茅塞顿开;)是密宗的一种仪式,有使人清凉舒适之意。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记载,密宗也沿用灌顶仪式,在僧人升任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后来,佛教就用“醍醐灌顶”来比喻向人开示佛理,使其彻悟佛法。

与修养有关的成语还有:表里不一、百尺竿头、一尘不染、半路出家、七手八脚、安身立命、宝山空回、磨砖成镜、抛砖引玉。

2.学识。佛教中“学识”也指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对知识性的吸收和教义理论的学习,说到底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以此培养教徒的宗教理性信仰,建立正信,这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盲人摸象:出自《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福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经验而未经过证实,就乱加猜测下全面的判断。佛家指外道及一切无明众生,不知法的实意而相互是非。反映在学识上,即是要求人在学习上不应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孜孜以求,不能争执一端,而应对学问有全面的把握。与学识有关的还有:唯我独尊,辩才无碍等。

二、为人处世

佛家认为,生命中的一切,来是偶然的,走却是必然的,所以一个人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所以佛教教导人们,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便少了一份心力反省自己,要好好管教的人是自己,而非他人。要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心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有这些词是体现佛教教义的为人处世的:对牛弹琴、认贼作父、心心相印、作茧自缚、为国雪耻、天花乱坠、皆大欢喜、一刀两断、一厢情愿等。

认贼作父:与“认贼为子”一词意思相同。出自《圆觉经》卷下:“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佛法认为,人之所以生死轮回,受种种的苦,是因为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所以不辨是非、颠倒黑白、认假为实,这无异于认贼为子。因此,修佛的人如果颠倒妄想,认无明为真心,就像“认贼为子”,最终得不到任何财宝一样,终究难以修成正果。所以,要灭尽一切妄想之贼,方可不再受轮回之苦。

在佛家用语中,常用来比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所以不辨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在人们平时的为人处世中,交朋友,要记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要在为人处世中分清是非黑白,不可盲从,更不能犯认贼作父、认贼为子这样的错误。

三、警策规劝

佛教是教导人一心向善的宗教,警示世人要多积功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出家修行是为了生脱死,而了生脱死的最方便的修行方式是提起正念,精进用功。体现在汉语成语中便是要求人积善成德、宠荣不惊,所以,汉语成语中也有了不少佛家对人的警策规劝。如:害人害己、祸国殃民、立地成佛、清规戒律、十恶五逆、自作自受、身败名裂、森罗万象、苦海无边等。

害人害己:在佛教中,是讲求因果循环的,种下什么样的因,便会有什么样的果。这个词出自于《寿康宝鉴》:“孀居苦节本是一点贞心,鬼神钦敬。今乃眉来眼去,致她此心一动,不负自持,从前苦节,一时尽丧,罪大恶极,莫此为甚。至于破残闺秀,无论丑声扬播,人所共弃,即或有人娶去,往往败露逐还。父母含羞,兄弟负耻,因而气愤殒命者有之;抑郁伤身者有之;人亦何憾于彼。而必为此害人害己之事哉。”该词在佛教用语中指,应以自己的修学,与法相契,才不会盲目修炼,并不会以错误的知见误导他人。还指,有害人之心的人最终都会害到自己,自食恶果。佛教中的规劝,伤人一分,自伤十分。因果关系是佛家的法则,更是自然社会的法则。

四、人生智慧

佛教是一个强调智慧的宗教,其最终目的是予人以精神解脱,宗教的特点是有信仰,注重智慧的修养。佛家的很多成语总是渗透着对人世间人、事、物的看法,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一丝不挂:语出《楞严经》:“一丝不挂、芊木随身。”现代人多理解为赤身露体;但在佛教用语中,最初《楞严经》是用此语来描述钓鱼人虽然带着鱼竿,但钓丝上却空无一物,后来演变为形容修禅的人应一心向佛,不为俗世所牵挂和操心。有一句诗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人这一辈子,都能如初生孩童的内心般纯粹,不沾染上世俗的尘埃,一丝不挂也不失为一种透彻的人生智慧。给予智慧人生观点的成语还有:独具只眼、拈花惹笑、四大皆空、水中捞月、三生有幸、粉身碎骨、不二法门、冷暖自知、在劫难逃、因祸得福、空中楼阁等。

五、结语

佛教成语中蕴含的丰富的佛学智慧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佛家智慧,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言行,更是对提高修养大有裨益。汉语成语的佛家智慧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倡和弘扬与反对和规劝——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言谈举止等进行警示指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汉语成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如品德情操、学识智慧、社交礼仪和警策规劝等,这些宝贵的梵汉文化合璧的文化遗产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指导我们的行为准则,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栋元.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中国矿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3)

[2]梁晓虹.汉语成语与佛教文化.语言文字运用[J].1993(1)

[3]张林川(主编).中华成语全典[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善有善报”与“善不受报”——佛教善恶“因果”观辨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