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2017-03-20张海存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学会同学

张海存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4-8人为一组,将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学生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

1.课前协作

课前协作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任务进行合作的一种合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来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2.课中讨论

课中讨论是指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

3.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是指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学习形式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一种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热烈。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是一种典型的无效学习。

2.教师不能把握合作学习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小组在合作时,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度,未给学生合作、探讨的充裕的时间,合作还未深入,就草草收兵,造成合作时“虎头蛇尾”的现象,加之学生的虚荣心理,从表面看合作成功,其实根本没有给学生合作的体验与过程。

3.教师提出问题不当,难易无度

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却让学生合作来完成,讨论的问题不具备挑战性,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合作学习成了“摆样子”、“走过场”。 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又过于深奥,缺乏适当的引导,学生对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自主讨论变为自由讨论,合作过程一盘散沙,降低了合作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1.做好必要的前提准备

(1)精心备课

备课要做到两个“吃透”: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根据学生水平,恰到好处地设计。既要考虑问题的合作目的,又要考虑问题的合作价值;既要考虑合作的时机,又要考虑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既要精讲多练,又要因材施教。

(2)合理分组

分组的目的要使各小组之间能够公平竞争,而组内成员之间又能够相互支持、配合,相互帮助、学习,相互交流、评价,共同发展、进步。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情况,按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搭配。

(3)分工明确

在分组的基础上给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既要有效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又要使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4)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倾听、讨论、争辩、表达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团结、学会组织、学会评价、学会承担责任等。

2.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1)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如果没有让学生思考就立刻宣布“下面開始讨论”,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这样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的情况,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等出现思考障碍,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也要充裕,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畅所欲言,充分表现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2)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不是每一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更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有些问题根本不必要搞合作学习,有些问题又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对合作学习有价值的问题。

3.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学会同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谈独立思考
谈独立思考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