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低段数学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017-03-20宋丽颖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低段镜面教会

宋丽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但为什么很多孩子学起数学却都有些吃力呢?尤其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如何让其陶醉于数学之中,乐不思蜀,对学习产生兴趣呢?这就要看教师怎么教,教会什么?教学的本身不是备课,不是上课,而是育人。尤其针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在这一过程中到底应该教会他们什么,怎样才能达到育人的目地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思索总结出以下几点拙见:

一、教会学生“会听”

在教会低段学生“会说”、“多想”的前提下还要教会他们“会听”,让学生在听讲中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如每次在课上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都会让别的同学说说该同学在表述这个问题上哪个词或者哪句话说的较好,哪些地方又说的不够完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及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

为了训练孩子们听的能力,在口算题上我也经常是只口述,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开始的时候,念完一道题,好多学生都说没记下来或者没听清楚,让重述一遍,我就适当放慢速度在念一遍……这样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在后面的口述口算题上,全班竟然一次通过,我只需念一遍他们就可以又快又准确的写出得数。后面我又开始试着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先从每道应用题口述三遍开始,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先把主要的数据和重要问题简单的记在本上,就这样我口述应用题也从三遍减到了两遍,最后全班百分之九十的孩子竟能在我口述一遍的情况下写出准确的算式。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听力,同时也使其思维更加敏锐了。所以,在课堂上教会孩子“会听”也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教会孩子“会听”的方法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的。

二、教会孩子“会看”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只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看,自己的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给予适当的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兴趣的材料。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所以,在每次讲课时,我都会准备充足的教学用具,用来很好的辅助学生学习认识新知,并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在兴趣中自觉的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推敲事物……如在讲“观察物体”单元中“镜面现象”时,感觉如果就在课堂上干干的讲这些镜面显现什么的,根本不可能让低年级孩子在短时间内把镜面现象都分清楚。所以,在讲课的前一天,我给学生留了一个实践作业,让他们回家做各种姿势和动作照镜子,并把亲眼观察到的镜子里面和镜子外面不同点记录下来,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谁能把镜子里外的现象说得最全面。布置下去后,等第二天讲这节课时真是得心应手,一点也没费什么事,好多学生都通过前一天的亲身体验和细心观察,将镜面现象能用自己总结性语言说出来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总结前早已对镜面现象有了充分的认识,等再让他们区分辨别的时候,他们丝毫不费力的就能分得清清楚楚的。

三、教会学生“会说”

教会学生“会说”,尤其在教低段学生的时候,这方面我深有感触。在我任教一年级的时候,有个姓谢的女孩子,她是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她的学习、课堂常规都是很好的,可每每在回答问题或者讲述班里的一些情况时,从来都说不明白,说话的时候不仅语速过快更让人担心的是她的话总是说不连贯。像她这样回答问题总是表述不全的现象,对于这些低段的孩子来说是随处可见的,低段的孩子一般都会在课堂上争着发言,但他们的发言往往是随兴而发,讲的话不完整,不规范。所以在每节数学课上我首先都所闻所想所感。经过一学期的刻意培养,这些低段孩子虽然还是不能将一件事情规规范范、完完整整的表达清楚,但也能将事情的百分之九十说出来。因此,我认为并不是只有在语文课上才需多锻炼学生多说,其实在数学课堂上也要尽量让学生多说,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会说”。这样不仅能极大的提高孩子数学术语的规范性,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有序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会学生“会想”

“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那该如何更进一步教会低段学生“多想”呢?这就需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如在讲授“人民币的认识”的时候,虽然说现在的孩子与钱接触的机会多了,但大面值的钱对于这些低段的孩子来说还是较陌生,钱与钱之间的兑换问题上对他们来说更是显得较抽象。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我准备了很多不同面值的整、零钱,给学生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同学之间想出不同的方式去兑换这些钱,并将自己的兑换过程及小诀窍讲给同学听。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指出:“学习数学的惟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获得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可以获得了“创造”的才能,诱发创造兴趣,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经常也会在下课前留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出一道有趣的思考题,如“小明今年8岁,妈妈今年30岁,十年后小明和妈妈相差多少岁?”学生对这样的题是相当感兴趣的,他们会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四、五人之间极有兴致的讨论起来。我认为这样不仅极大的开发了他们的脑部思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互助互学的意识,更是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事物之间联系的思考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认识新事物,产生新设想。

五、教会孩子“会用”

知识在于积累,而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識的力量在于其使用价值、在于创新挖掘,更在于会用。《课标》中提出的优算法不也是一种知识的“会用”吗?

现在课堂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为了体现数学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更是为了将数学知识真正会用到生活中去。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对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的名称及各计量单位间的进率背的滚瓜烂熟,却估算不出一支粉笔的长度、一本书的重量;有的学生认识直角却不知道怎样用一张纸折出直角。所以学东西要自己去领悟,才是真正的学习。在真正掌握知识后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智慧。

因此,综上所述对于低段孩子来说,在数学课堂中教会他们以上这几点我觉得尤为重要的,这样能为学生在以后数学学习的道路上奠定了一个扎实的“根基”。

猜你喜欢

低段镜面教会
计算镜面时间“三法”
神奇的镜面成画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几何映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初恋教会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