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道德提升的实践研究
2017-03-20孙苏梅
孙苏梅
摘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体现现代精神文明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必须从中小学生入手,他们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其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国民整体素质的优劣和社会发展的走向。本文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剖析新时期社会流行文化特征,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对在中学日常工作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提升;实践研究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形成了绚丽灿烂的传统文化。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是非常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体现了仁人志士奉献于他人和社会的高尚情操。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在任何情势和境况下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和人性的崇高;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理解,以包容之心来对待人和事……不一一列举。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中华儿女涌现出一批批英雄豪杰,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或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忧患意识,都带有浓厚道德感情色彩。
与之相对,当今社会的流行文化,以其主体年轻化、内容娱乐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特征吸引了包括中学生在内的一大批追随者。这些特征恰当地契合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释放,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拓宽了其知识面。但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上存在过渡性、矛盾性、叛逆性及社会性,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还不够成熟,对于流行文化中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真实的信息不能正确认识,而当下网络中盛行的虚假、暴力、不道德等不良信息,最容易使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受到消极影响。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体现现代精神文明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必须从中小学生入手,他们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堅力量,是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其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国民整体素质的优劣和社会发展的走向。我们课题组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学校德育处帮助下,组织教师就这个课题展开研讨,并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道德提升。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教材浅显易懂的知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人生当自强》这一框题中,引用了孟子的思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接着又以《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理论支撑。这里用孟子关于个人成才成功所要经历的磨炼,教育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素养,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大胆创新,针对初中生个性不稳定,不能完全实现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升华,更多从表象和直接体验来理解事物的特点,将直观体验式教学,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真正体会到道德文化的榜样力量。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道德人格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选取代表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诗经》以及一些著名的诗词等等,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古汉语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传达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仁人志士的高尚的情怀和道德精神。用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宽阔胸怀,杜甫“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伟大人格,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个人为轻,百姓为重,社稷为重。再比如闻一多“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眷眷之情,郭沫若“炉中煤”一般的赤诚之心,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周恩来“邃密群科济世穷”的夙愿……去鼓励学生树立伟大的志向,并让他们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传统道德品质教育
踊跃参加传统文化教育的还有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挖掘教材中的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所展现的道德人格和道德情操,营造感悟历史、体验历史的氛围;在课外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也领略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传递的正能量。还模拟“百家讲坛”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学生自己的“历史讲坛”,为每个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历史的机会,通过他们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也更能将其迁移融入到自身的品德修养中。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德育处在王淑琴主任的领导下,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会宁红军会师楼,把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每年在全校各班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的主题班会,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发扬历史上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组织举行“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诗词知识大赛”“诗歌朗诵比赛”,举办国学经典著作广播等等,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我校的校训、校风之中。构建根基深厚、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在精神层面上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上述各种形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目标,树立信心。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启迪心智、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提高建立良好的途径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