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语文味

2017-03-20秦泽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文味高中语文价值

秦泽波

【摘 要】提升高中语文课的语文味是语文教育的根本要求,必须通过深挖教材,提高对课本的资源利用;细读文章,发掘文章的语文魅力;以及发挥个性教育,全面提升语文味,从而让语文教育回到价值与情感的维度,体现语文味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味;价值

提升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这个话题,至今依然值得讨论。因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困难,比如,学生学习时间很紧张,如何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以提高语文的阅读面,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如果学生没有积累,老师即便善舞,也只有半截长袖,毕竟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老师的努力没有学生的付出和参与也是达不到效果的。所以,本文想就提高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语文味来谈点浅见,以抛砖引玉。

一、深挖教材,提高对课本的资源利用

根据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的现状,更多的课外阅读活动难以有效开展,鉴于此,更应该深挖教材资源,让学生在以教材为纲的语文学习中,能有更多收获。深挖教材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一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中,每个单元都有两篇是重点要讲授的课文,而属于拓展教学或者拓展学习的课文,如蒙田《热爱生命》、帕斯卡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柯灵的《柯灵自语》在整个单元中则属于深挖教材以整合资源的范畴。这个单元的教学安排,一般是蒋子龙的《书的征服》、培根的《论友谊》是详细讲授课文,讲授这两篇课文,学生能获得语言的、思想的训练,但是如果对剩下的三篇课文不加教学上的处理,或者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则达不到散文教学的相应目标。因此,要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对另外的三篇课文进行资源整合,作为教学的有效补充。该单元的文章偏向思想性,所以,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作为基本要求,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比如为什么帕斯卡认为“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你和培根的友谊关有何异同?你如何看待书与我们的生活?这样一些问题紧扣课文,又与学生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带着问题的阅读能让学生更加有目标,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思考。教学中安排专门的时间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味,感受到语文承载的思想之魅力,能更好地领悟语文课堂的人文光辉。

二、细读文章,发掘文章的语文魅力

每一篇选入教材的文章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如何在教学中讲授这些作品,是语文课堂能否具有语文味的关键。高中语文教学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再以知识性作为教学的主要方面,而是要凸显语文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因此,要增强高中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就要细读文章,将作品中的语文魅力发掘出来。比如诗经《蒹葭》,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国风(秦风)名诗,完整地体现了“兴”的创作手法,反复吟唱中把“蒹葭”、伊人、水等意象营造在空灵缥缈的意境之中,反复渲染、回环吟唱那种空寂、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把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如此,才被称为“情真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唱”,是“思心徘徊,百读不厌的杰作”。讲课中如何将诗歌的这种艺术魅力挖掘出来,这是关键。因此,老师应该从自身的语言表达、情感传递、文本分析和评价等环节,把课文内蕴的魅力展現出来。只有让学生在学习、听课中领略到了语言艺术、文学艺术的魅力,才能让他们获得阅读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激情。艺术的魅力是感染读者、从而使作品本身成为经典的原由,如果语文课堂不能挖掘这种魅力,而沦为按部就班的知识灌输和模式化的解读,则失去了语文教育的真义。

三、个性教育,全面提升语文味

语文味,核心的内容就是语文课要有语文课本身的气质和价值维度。什么是语文课的气质呢?就我的理解而言,是一种浪漫的、走心的精神,语文教育在高中阶段,已经进入到一种精神教育的层面了。因为,高中生具备了相应的文史知识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鉴赏文学作品。因此,提升语文味就是要破除单纯的知识教育方式。语文课如果只能就枯燥的知识进行传授,那么既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不能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就目前高考的形式而言,纯粹的知识内容是考点之一,但是掌握考试内容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兴趣,从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中牢固掌握字词句的相关知识。因此,提升语文课堂语文味是解决语文教育的根本途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个性化的教育才是关键。

语文课的个性化教育一是就学生的个性而言,一是就教师的个性而言。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育最好的解释,有些学生喜欢诗歌,那么诗歌教学部分,可以让学生多参与,比如朗诵;有学生喜欢小说,可以让学生进行戏剧的编排,在班级表演。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从而才能稳定学习的状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并通过广泛的参与获得切实的提高。此外,课堂应该呈现教师的个性。一个好老师能很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而在语文课上展现良好的语文味,则能更好地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正向的影响,良好的影响才能激发教育的育人功能。语文教育是以知识为媒介,塑造人的情操、情趣和性灵,因此,语文味的提升就是让这个媒介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并且在事实上为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当前,我们的教育面临很多批评,其中就有过于偏重知识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语文味就是要让语文课堂回归到人文教育的正轨,比如在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最后一次演讲》、《最苦与最乐》、《我有一个梦想》这个以演讲稿组成的单元,老师如何讲授呢?如果离开了人文教育这个维度,那就完全失去了语文味,跑偏了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和深刻领会。教育一定是要有一个价值维度的,新课程标准也对此有明确的说明,而语文教育要坚守这个维度,就是要提升语文课的语文味。

猜你喜欢

语文味高中语文价值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